劉曉藝笑了:“都一樣,誰不是呢?”
大公開課能容納兩百多人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三個女孩好不容易在后排找到位置坐下,仙亞則早早在后排等著她們。
講臺上,那位銀發梳得一絲不茍的老主持人正講述著五十年代廣播人的故事。
“同學們,廣播不只是技術,更是藝術。”老主持人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教室每一個角落,“你們將來或許會面對最新穎的設備,但記住,內容為王,真誠為本。”
劉曉藝飛快地記錄著,筆尖在筆記本上沙沙作響。她瞥了一眼身邊的同學,每個人眼中都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課后,她們匆匆趕往下一個教室——播音發聲基礎。這節課是專業小課,全班三十人圍坐成半圓形,跟著老師練習口腔操和氣息控制。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同學們齊聲練習繞口令,不時有人咬到舌頭,引來一陣善意的笑聲。
劉曉藝注意到班長趙衛國讀得最為字正腔圓。這個來自河北灤平的男生,長相端正,一副“國泰民安”的模樣,據說文化課成績全班第一。
他從不炫耀自己來自“普通話之鄉”,但那口標準的發音已然說明一切。
“下面劉曉藝同學,請單獨讀一下這段。”老師突然點名。
她稍定心神,流暢地讀出那段新聞稿,聲音清亮,停頓得當。讀完後,老師滿意地點點頭:“很好,有東省的南方軟語特點,但發音基本標準,繼續努力。”
課間休息時,趙衛國走過來:“劉曉藝,你的進步很快啊。我剛入學時聽你還有一點江南口音,現在幾乎聽不出來了。”
劉曉藝心里偷笑,這哪是進步快,分明是她前世在南方打工多年,早已將家鄉口音磨得差不多了。但她只是謙虛地笑笑:“還得向你這個‘普通話之鄉’的代表學習。”
下午兩點,形體教室里,全班同學換上了統一的練功服。女生們最初都有些羞澀,互相打量著彼此的身形。老師拍了拍手,讓大家集中注意力。
“站姿是一個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老師示范著標準站姿,“抬頭,挺胸,收腹,目光平視前方。想象自己是一棵扎根大地的樹,穩重而挺拔。”
劉曉藝按照指導調整姿勢,感覺到腰背肌肉的拉伸。
她瞥見身邊的云南姑娘麗娜——班上的團支書兼學習委員,姿態尤為優雅。這個來自西雙版納的傣族姑娘,不僅民族唱法動人,形體條件也十分出眾。
“接下來是禮儀訓練。”老師開始教大家如何得體地行走、轉身、握手,“這些細節決定了觀眾對你們的第一印象。”
課程后半段,老師請來了一位化妝師,講解舞臺妝的基本技巧。
“鏡頭會吃妝,所以舞臺妝要比日常妝濃一些。”化妝師一邊講解一邊在麗娜臉上演示,“但也不能太過,要自然得體。”
劉曉藝認真記下每一個要點,這是她前世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