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衣物,他還細心挑選了新的文具套裝、一個保溫效果極好的水杯、甚至一個小巧的ipod和幾盤最新的英文流行音樂磁帶——“練聽力,也能放松。”他說。
每一次,當曉藝從試衣間出來,或看著他遞過包裝好的禮物時,總能接收到他目光里的欣賞和滿足。
那眼神清晰地傳達著:他享受這一切,享受為她打點生活,享受將她納入自己羽翼之下的過程。
傍晚時分,他們常常牽著手在附近的富蘭克林廣場(franklinsquare)散步。
廣場上游樂設施歡快運行(雖然有些略顯年代感),音樂聲不絕于耳,巨大的噴泉在特定時間會上演燈光秀,水柱隨著音樂搖曳,折射出五彩光芒。
他們就在這夢幻的光影里,分享一個冰淇淋,或者只是并肩坐在長椅上,看鴿子撲棱棱地飛過廣場上空,感受著夏日傍晚微涼的風拂過面頰,說著一些沒有邊際的閑話,或是安靜地享受彼此的陪伴。
夜幕低垂,回到寄宿家庭那間充滿兩人氣息的臥室,一切喧囂沉淀下來,便又是只屬于他們的親密時光。
白日的興奮延續到私密空間,化為更深的纏綿。他會細致地撫過給她新買的衣衫,吻她微紅的耳尖,在她耳邊低語:“穿給我看……明天就穿這個。”
氣息灼熱,帶著不容錯辯的占有和喜愛。曉藝在他懷里化成一池春水,只能軟軟地應著。
情動時分,他汗濕的額頭抵著她的,一遍遍叫她的名字,聲音暗啞,像是要把過去缺失的份量,連同未來可能的分隔,都預支出來,融化在此刻肌膚相親的溫存里。
手上溫暖柔軟的觸感和肌膚的滑膩,讓他難以忘卻。
幾天過得像一場不愿醒來的美夢。
對洛錦川而,曉藝的到來像一道溫暖的光,徹底照亮了他一度被學業和孤獨充斥的生活。
而對曉藝來說,這段時光不僅是甜蜜的約會,更讓她真切地觸摸到了洛錦川在異國他鄉的生活脈絡,看到了他成熟、可靠、并且努力為她撐起一片天空的模樣。
洛錦川的校區坐落在查爾斯河畔,紅磚建筑爬滿了常春藤,透著厚重與寧靜。
他牽著曉藝的手,走得很慢,刻意讓她感受這里的每一寸呼吸。
“那邊是學校圖書館,”他指著一棟宏偉的哥特式建筑,“我大部分晚上都在那里。頂樓東側靠窗的位置,能看到河景,是我的‘專屬’座位。”
他語氣里帶著一點小小的驕傲,那是他在這片陌生土地上為自己開辟的、僅有的“領地”之一。
他帶她走進去,空氣里是舊書紙張和地板蠟混合的獨特氣味。他低聲向她介紹著浩如煙海的藏書和嚴苛的借閱制度,仿佛在向她展示自己戰斗的堡壘。
接著是實驗室,冰冷的儀器閃著金屬光澤,白板上寫滿了復雜的公式。
“我們剛完成的項目,就是在這里熬了十幾個通宵。”他輕描淡寫,但曉藝能想象出他穿著白大褂,眉頭緊鎖專注于此的模樣。她輕輕捏了捏他的手心,是無聲的安慰和敬佩。
最后,他帶她來到一片寬闊的草坪,陽光正好,許多學生或坐或臥,看書、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