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藝的心跳快得幾乎要沖出胸腔。她拖著兩個大行李箱走出海關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舉著寫有她名字牌子的金發年輕人和陳阿姨,這個金發年輕人一路都是司機。
“嗨,你是劉曉藝吧?我是懷特家的兒子,史蒂文。”年輕人熱情地接過她的行李,“我父母前天就打算有個旅行最近在準備走不開,所以派我來接你。”
“謝謝你,史蒂文。”曉藝用英語回答,聲音因為長途飛行而略顯疲憊。
在這異國他鄉的小房間里,她終于找到了歸屬感,像遠航的船只回到了港灣,回想著從中國一路過來的旅程。
在史蒂文開車和陳阿姨絮絮叨叨的兩小時里,曉藝一直望著窗外陌生的風景。
盛夏的波士頓陽光明媚,道路兩旁是修剪整齊的草坪和色彩鮮艷的花園洋房。
這與她想象中的美國完全一致,卻又因為即將見到洛錦川而顯得格外不同。
“洛錦川知道你今天來嗎?”史蒂文突然問道。
曉藝搖搖頭:“他最近在忙項目,我想給他個驚喜。”她摸了摸背包里那個專門從國內帶來的手機,那是洛錦川母親特意囑咐她帶上的,說是在美國聯系方便。
史蒂文笑了:“他一定會很高興。我爸媽說洛錦川是個很棒的房客,雖然話不多,但總是幫忙做家務,還經常教我妹妹數學。”
聽到別人夸贊洛錦川,曉藝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想起洛錦川母親把行李交給她時的情景——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洛媽媽特意把她叫到洛家的小洋房。
“曉藝啊,這些是給小川帶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洛媽媽指著地上兩個大行李箱,“我知道你們學校有畢業禮物,就特意讓他爸爸聯系了那邊的朋友,安排你住到小川的寄宿家庭去。”
曉藝當時又驚又喜:“阿姨,這...這會不會太麻煩您了?”
“怎么會!”周雅女士笑著拉住她的手,“小川一個人在那邊,我們都不放心。你去了正好可以互相照應。”
說著,她又拿出一個小盒子,“這是給你的禮物,一部可以國際通話的手機,到了那邊記得給我們報平安。”
現在想起洛媽媽慈愛的笑容,曉藝心里既感動又有些忐忑。她知道洛媽媽一直很喜歡她,但這種安排未免太過明顯——簡直像是特意為她和洛錦川創造獨處的機會。
下午史蒂文帶著她來到懷特夫婦暫住的洋房。
“我們到了。”史蒂文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車停在一棟白色木制別墅前,門前是精心打理的花園,幾株玫瑰開得正艷。
史蒂文幫她把行李和禮物搬下車,迎面走來一對中年夫婦。
“歡迎來到懷特家,親愛的。”懷特太太熱情地擁抱了曉藝,“我是瑪莎,這是約翰。我們聽洛錦川提起過你很多次。”
懷特先生接過禮物:“你的房間安排在二樓,就在洛隔壁。我們想你們是朋友,這樣安排會更方便。”
曉藝的臉微微發熱,跟著他們上樓,史蒂文幫她把行李搬上了二樓。
她的房間寬敞明亮,淡藍色的墻壁,白色的家具,窗外能看到后院的橡樹。最讓她心跳加速的是,隔壁就是洛錦川的房間。
“洛錦川今天在學校有項目匯報,應該快回來了。”懷特太太說,“對了,我們全家下周要去夏威夷度假兩個月,家里就都交給你們了,小洋房都可以住。”
曉藝驚訝地看著她:“兩個月?”
“是的,我們習慣每年這個時候全家旅行。”懷特先生解釋道,“洛錦川去年就一個人住過,他很獨立。不過今年有你作伴,我們就更放心了。”
他們帶曉藝參觀了房子,告訴她附近的超市和便利店的位置,還特意提到:“考慮到你沒有國際駕照,我們給你準備了一輛小摩托車,就在車庫里,方便你日常出行。”
這份周到讓曉藝受寵若驚。她還沒來得及道謝,
推開隔壁的洛錦川的房門,一股熟悉的淡淡墨香撲面而來。房間不大但整潔,書桌上堆滿了書籍和資料,墻上貼著斯坦福校園地圖和中國地圖。
劉曉藝輕輕撫摸書桌邊緣——那里刻著一行小字:"formei,8000kmaway"(給八千公里外的曉藝)。
床頭柜上擺著一個小小的相框,里面是她高三畢業時拍的證件照。
照片旁邊是個被放倒了的手工制作的倒計時牌,顯示"78daystoreunion"(距離重逢還有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