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認知讓她胸口泛起一陣酸澀的甜蜜。原來愛情不一定要朝夕相處,也可以是各自努力,然后在高處相逢。
晨光晃眼,曉藝在自家床上被bp機的震動聲和灑落在房間里的碎光喚醒。
屏幕上顯示著一串國際號碼和簡短的信息:「早安今天實驗課想你c」
她抱著bp機在床上滾了一圈,突然想起什么,跳起來跑到書桌前,從抽屜深處翻出一沓信紙。
“師父,”第二版開頭,“你那邊幾點啦?”最后她決定用最平常的語氣:
“to洛錦川:
那天視頻卡得我都沒看清你宿舍全貌!不過書桌上的臺燈不錯,是不是你從國內帶去的那個?
昨天忘了告訴你,齊明揚和周漾好像真的在一起了,兩個人...”
鋼筆在紙上沙沙作響,陽光漸漸爬滿窗臺。曉藝文思泉涌般寫滿了三頁紙才停筆,小心地折好塞進信封。在封口處,她輕輕印下一個唇印,又覺得太羞恥,趕緊用貼紙蓋住。
寄信的路上,她繞道去了趟郵局,買了一大疊國際郵票和航空信封。營業員阿姨笑著問:“給男朋友寄信啊?”
曉藝紅著臉點點頭,心里卻涌起一股奇異的驕傲。
是的,她有個遠在大洋彼岸的男朋友,他們隔著十五個小時的時差,卻分享著同一個未來。
1995年9月的清晨,玉江中學廣播站的擴音器里傳出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劉曉藝站在導播臺前,手指靈活地調整著音量推子,晨光透過窗戶灑在她微微蹙起的眉頭上。
“學姐,音樂切換有點卡頓。”高一學弟林曉陽緊張地指著示波器。
曉藝俯身檢查設備,發梢垂落在調音臺上。自從升入高三,她作為副站長,接手了廣播站大部分技術工作,連設備維修也從專業老師那都學了個七七八八。
“是cd機激光頭老化了。”她直起身,從工具箱里取出清潔盤,“先用這個湊合,周末我和你一塊去電子市場淘個二手光頭換上。”
林曉陽瞪大眼睛:“學姐連這個都會修?”
“以前和大佬齊宇麒學的。”曉藝脫口而出,手上的動作頓了頓。
音樂聲戛然而止,她利落地切換到麥克風:“各位同學早上好,今天是9月15日,農歷七月廿五...”
市廣播電臺的大樓在秋陽下熠熠生輝。曉藝帶著十二個廣播站成員站在大廳里,仰頭望著墻上那些著名播音員的照片。
指導老師覃老師正和前臺交涉,她趁機整了整衣領——今天特意穿了件正式的淺藍色襯衫,衣擺有微微的荷葉邊,像極了洛錦川常穿的那件。
“曉藝?”一個扎著馬尾的干練女性走過來,”好久不見呀,上次和洛錦川一起來參觀過。”
曉藝連忙打招呼:“林老師好!”
“別緊張。”林月笑著拍拍她的肩,“小川跟我打過招呼了,今天帶你們參觀最核心的錄音棚。”
廣播站的同學們發出一陣小聲的歡呼。
曉藝回頭看了眼學弟學妹們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想起一年前自己第一次踏進這里時,也是這般雀躍又忐忑的心情。
導播間里的設備比學校先進太多。林曉陽盯著24軌調音臺,嘴巴張得能塞進雞蛋;高二的蘇雯則對播音間的防噴罩著了迷,反復試驗不同距離的收音效果。
“這是新聞直播室。”林月推開一扇厚重的隔音門,把學生們邀進了導播室,“最緊張和嚴肅的就是這里,任何差錯都會被全市聽眾聽到,也是媒體中心的形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