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針在她指間翻飛,臉上表情描寫著擔心和煩惱。
"他從前一聽紡織機聲音就知道故障在哪,現在..."
話沒說完,樓下傳來一串自行車鈴響。
父親抱著摞書沖進門,額頭上的汗把安全帽印子沖出一道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跑遍三家書店,可是把這些書找齊了"他喘著氣把書攤在桌上,《可編程控制器入門》的封皮閃著刺目的光。
母親騰地站起來:"哪來的這么多錢?你沒問我拿縫紉機的錢呀?"
父親含糊地應了聲;“我那摩托賣了,以后騎自行車也行”
轉頭問劉曉藝:"你英語好,幫爸看看這個詞啥意思?"他手指點著書上一行小字,指甲縫里還嵌著機油污垢。
“那你上下班得多半個小時,還得騎車,夜班真不安全而且太累了”母親心疼地說道。
“沒事,現在家里不好,都省著點沒事。”父親滿不在意,安慰著劉媽媽。
午后母親說借口要去找老姐妹了解工作,拎著布包,裹緊圍巾便匆匆出門。
劉曉藝幫父親整理筆記,把生詞還有生澀的專業術語抄在掛歷背面。父親時而點頭時而搖頭,鉛筆在《機械原理》上畫滿問號。
"爸,這個圖我去學校圖書館幫你找大圖。"
忙完一陣,父親摘下老花鏡:"你媽...真把縫紉機賣了?"
劉曉藝默認地咬住嘴唇,心里也空蕩蕩的。回頭看了眼客廳的空位,她之前還在那上面奮筆疾書著。
黃昏時分母親回來沾了一頭薄雪,出門前癟癟的布包現被放得鼓鼓囊囊。她掏出兩本舊書和一套嶄新的秋衣:"技術手冊,老張家兒子大學本科就是學這個的。"
秋衣標簽還沒來得及剪,"給你爸考試穿,體面些。"
父親摸著書皮不說話,眼里閃著濃濃的感動。
廚房煤球爐上燉著土豆,,窗口微微敞開,冷風撞擊著母親掀鍋蓋時的熱氣,一時間水蒸汽模糊了三個人的臉。
接下來一周,劉家為了生計把作息全打亂了。
父親下夜班就趴在餐桌上做題,母親用毛衣針幫他比劃電路圖。劉曉藝每晚幫父親聽寫術語,十五瓦的燈泡把三個人的影子擠在墻上。
考試前夜,父親早早上床,卻聽見他輾轉反側。
劉曉藝起床喝水,看見母親正坐在客廳木沙發上往父親工作服里縫護身符——是張折成三角形的滿分試卷,她當年小升初考的。
"媽...你咋還沒休息。"
母親咬斷線頭:"就睡。封道護身符給你爸沾沾你的運氣。"
考核結果張貼那天,父親回來得特別晚。他進門時工作服搭在肩上,露出新發的白襯衫,手里提溜著兩瓶二鍋頭和花生米。
"過了?"母親問。
父親把嶄新的工作證自信拍在桌上:技術督導。燙金字在燈光下晃眼。
“看看,我不能給我們家囡囡丟臉呀。”
“督導?那不就是...”母親聲音發顫帶著期待。
"小領導啦,坐辦公室了。"父親呵呵笑著擰開收音機,《春天的故事》旋律流淌而出,"不用鉆進機床底下了。"
劉曉藝后來才知道,所謂"督導"就是給新來的大學生打下手。父親珍藏的聽診器被永久鎖進抽屜,取而代之的是辦公室窗臺上的搪瓷缸——印著"技術革新標兵"的字樣。
母親做了紅燒肉慶祝。肥肉煎出的油在燈下泛著金黃色的光,父親破例喝了一瓶二鍋頭,講車間里大學生把扳手叫"力矩調節器"的笑話。
笑著笑著,母親突然起身去小陽臺收衣服,晾衣桿撞得鐵欄桿鐺鐺響。
夜里,劉曉藝再次聽見父母壓低聲音說話。
"...工資少了三成..."
"...不怕,我明天再去人才市場看看..."
"...你腰不好,以后工作悠著點..."
"...聽說隔壁王姐在夜市..."
月光透過窗簾縫,灑下滿地碎銀。
劉曉藝摸出房間書架上的存錢罐,倒出攢了半年的硬幣才五十塊錢。明天要去趟新華書店,她記得看見過《維修技術英語》...
廚房傳來有節奏的剁肉聲,母親在為明天包餃子備料。案板震動的聲音傳到客廳書桌,鉛筆在《機械制圖》作業本上輕輕滾動。
父親躺在躺椅上鼾聲響起,那本《plc編程基礎》攤開在胸前,他眉間的憂愁似乎并未能徹底放下。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