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沖太傅真心實意的感謝。
“謝太傅明示。至于百姓安置,還望太傅教我。”
太傅嘆氣,“百姓安置,重中之重是安撫民心。
可先派人深入沿線地區,向百姓散播朝廷有意修河道,讓他們中的人爭論,
同時,派人在人群中把話題往的好的地方帶,讓百姓對于修河道沒有排斥。
開采后對于土地被占、房屋拆遷的百姓,要給予合理補償。
至于補償,除了銀兩,還可分配新的土地,
或安排他們參與河道修建,以工代賑,讓他們能有收入維持生計。”
太子認真記下太傅所。
“太傅考慮周全,學生受益匪淺。
只是朝中貪腐之風盛行,即便有監管機構,恐怕也難以杜絕貪腐。”
太傅長嘆一聲,無奈道:“殿下,貪腐之疾,非一朝一夕可除。
但卻也是個機會,
對于涉及修河道的官員,嚴格篩選,一旦坐實貪腐,立即嚴查抄家充公。
同時,鼓勵官員相互監督,對于舉報屬實者,給予重賞。
如此,或能起到震懾作用。”
太子猶豫:“不知此舉是否太過殘忍?”
太傅搖頭:太子尚小,確實還不合適。
“殿下本是仁厚之心。但治理天下,需知‘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若是連雷霆手段都不敢用,如何治貪腐?”
太子朝太傅行禮:“太傅教訓的是,是學生愚鈍了,可現下學生尚未涉政。
若學生向父皇推行此舉,恐適得其反。”
太傅微笑著扶起太子。
“殿下聰慧,一點即通。當下局勢艱難,殿下可待日后羽翼豐滿,再行改革,必能事半功倍。”
太子暗道:太傅不接我的話,他若不去朝堂提議,難道讓我去父皇面前提嗎?
卻也知太傅或許并不想插手。
“學生聽從太傅教導。”
太傅摸摸胡須:今日確實說的太多了,太子尚且未執政,若是傳出去恐有微詞。
“若是沒有旁得事,為師便先回府了。”
“是,學生恭送太傅。”
送走太傅,太子一人在院中煩悶:做了如此多的努力,結局還是不可改變嗎?
但,聰慧地太子,這次猜錯了。
太子太傅是皇帝親自挑選的心腹,只忠于皇上,并不懼丞相強權。
太傅離開東宮后,并未直接離宮回府。
而是以出恭后自行離開為由,揮退了帶路的太監。
東宮的太監對太子太傅很是尊重,并未多。
太子太傅自東宮外出后,便前往了皇宮一處隱蔽的宮殿。
太傅入殿,同值守太監道:“臣,有事求見陛下。”
值守太監見是太傅,不敢耽擱,忙走密道去通報。
不多時,便出來引太傅入內。
此道正通御書房偏殿后門,可避開宮人眼線入御書房,卻不為外人道。
皇帝正坐在殿中,見太傅進來,抬手示意他坐下。
“愛卿,這么晚前來,可是有要事相商?”皇帝問道。
太傅朝陛下行禮:“陛下,臣剛從東宮而來。”
皇帝奇道:“朕沒記錯的話,今日休沐,是太傅不愛休息,還是太子甚是好學?”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