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捏著拳頭,卻無法發作。
皇帝揉了揉眉心:“既然尚書大人覺得朕偏袒,那朕便好好審審,押送那批糧草的官差,如今何在?”
戶部尚書坦然回答:“在路上,尚未返回。”
“尚未返回?”鎮國公抓住話柄。
“一石糧草,值得押送官差滯留不歸?”
戶部尚書心中笑道:如此大事,我怎么可能不做安排便來執行呢。
“回陛下,此信乃是下官下屬加急送來,其余人等自然還在路上,以確保糧草無誤送到鎮北軍手中。”
皇帝揮手召來全福:“去查。”
鎮國公知道戶部尚書定然有所準備,卻還是氣不過。
“你敢說那批糧草真的被劫了嗎?還是說,根本就是你監守自盜,中飽私囊后,故意栽贓給我鎮國公府?”
戶部尚書心中咯噔一下,思付:賬糧應當是做平了。
遂挺直腰桿道:“鎮國公萬萬不可平白冤枉好人,下官向來清正廉潔,不可以己度人啊。”
語氣挑釁之意明顯。
站在武將末尾的鎮國公大公子,終于忍不住了。
“你胡說。你年年送到軍營的糧草,除了面上幾袋實打實是糧草,下面的糧草都是摻了沙子的!”
戶部尚書回頭怒斥:“放肆!某乃正二品尚書,你一介正六品末職,也敢以下犯上。”
皇帝輕笑一聲:“哦,朕還不知,尚書大人竟是如此大威風?”
戶部尚書忙反應過來:不好,今日氣昏了頭,怎么把平日私下的話也說出來了。
忙道:“陛下恕罪,只是臣被這小兒空口白牙誣陷,氣昏了頭罷了。”
都察院御史出聲:“陛下,若曉勇校尉真得是,空口無憑誣陷正二品官員,按例應當被降職。”
大公子忍不住:“你們,這是合伙......”
鎮國公忙打斷:“逆子住嘴!”
皇帝也幾不可聞得皺起眉頭。
“曉勇校尉,你可有證據?”
大公子瞬間啞然:“回陛下,證據都在邊境。”
“那,可有證人?”
“陛下,爹爹就是證人。”
鎮國公搖搖頭,跪地道:“還請陛下派人前往查探一二。”
皇帝坐在高處,輕輕環視一圈。
“諸位愛卿,可有人愿前往替朕查探一番?”
皇帝的話音在殿內回蕩,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一時之間無人敢應聲。
誰都清楚,這趟北境之行看似只是查貪糧草虛實,實則是卷入鎮國公府與戶部暗中角力。
朝中局勢未明,此時自請前往,無異于引火燒身。
戶部尚書見狀,嘴角勾起不易察覺得弧度。
這事那邊都不好得罪,他料定朝中的這些老狐貍無人敢接這差事。
只要拖上幾日,等他安排的“人證”到位。
定能讓鎮國公府百口莫辯。
皇帝輕輕嘆氣,剛想點名。
不料。
都察院御史李林出列。
“陛下,臣愿為陛下分憂,自請前往。”
李林這一出列,殿內眾人皆是一驚。
鎮國公內心愧疚:哎,老鱉孫,明明日日同我作對,不想最后卻是你愿出面。
戶部尚書一愣:不好,這人可是瘋狗,收買不得。
皇帝喜道:“御史有此擔當,朕心甚悅。北境兇險,朕便賜你尚方寶劍,可先斬后奏如何?”
只見其小步走至殿中御座前的拜位,面對皇帝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