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他直起身子,緩緩說道。
“殿下,此計卻在書中寫過,可書中與現實稍有差距。
治國定策萬萬不可紙上談兵。
確然,從長遠來看,若能成功施行,對國家和百姓確實大有裨益。
只是,這其中得困難,不可小覷。
若是未處理好,便是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
太子連忙問道:“太傅,都有哪些困難,還望您明示。”
太傅坐了下來,拿起桌上的茶盞,輕抿一口。
“殿下,新修河道,首當其沖便是資金問題。
國庫本就不豐,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銀兩絕非小數目,這錢從何處來?
其二,工程涉及沿線諸多州縣,地形復雜,需要精準的勘測和規劃,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諸多問題。
其三,新修河道必然,會影響周邊百姓的生活,如土地被占、房屋拆遷等,如何妥善安置他們,也是一大難題。
最后,若是能有解決的良策,可朝中貪腐之風漸起,如何保證,確能落實?”
太子認真聽著,不住點頭。
“太傅所極是,學生也深知這些困難。
只是,如今靠天吃飯,收成不穩,百姓受苦,恐生大亂。
學生想聽聽太傅的意見,如何能克服這些困難,讓此計得以施行。”
太傅神色凝重地望著太子,嘆了口氣,緩緩開口。
“殿下,欲行此計,需多管齊下。
先說這資金,國庫雖不充盈,但可發動民間之力。
江南一帶富商云集,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其捐資。
朝廷可許以榮譽,如封賜匾額,或給予一定的商業特權,以作回報。
再者,可向那些財力尚可的州縣攤派部分費用,但需把握分寸,不可激起民怨。”
太子微微點頭:“太傅此計甚妙,與學生不謀而合。
如此一來,資金或能有部分著落。
只是,這民間捐資與州縣攤派,又該如何監管,確保款項不被貪墨?”
太傅贊許地看了太子一眼:孺子可教也。
“殿下慮事周全。
可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選派當地德高望重之人負責。
每一筆款項的收支都需詳細記錄,定期公示,讓百姓監督。
同時,對于膽敢貪墨者,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太子思量片刻,內心的計劃又凝實了幾分。
“學生明白了,定當如此。那關于地形勘測與規劃,還請太傅指點。”
太傅略微思考后,答到。
“可召集天下知名的水利專家。
也可在全國范圍內張貼榜文,招募有識之士。
這些專家需實地考察沿線地形,結合水文資料,制定出詳細、科學的規劃。
不僅要考慮治水與調水需求,更要著眼長遠,確保河道經久耐用。”
太子若有所思:“可如此大規模的招募,需耗費不少時日。”
太傅捋了捋胡須,“水務之事不可操之過急。”
太子心道:不是我想急,是水患它逼著我急啊。
“太傅大人,利民之事,自是越早越好。”
太傅聞,手指在地圖上輕敲。
“可先召集京中及附近州縣的水利人才,讓他們即刻著手初步勘測。
同時,加緊招募天下賢能,待人員到齊,直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