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我們生活在南京 > 第四十二章 它在十三萬公里之外

      第四十二章 它在十三萬公里之外

      王寧話音一落,茶幾上的725業余無線電臺開始對外輻射電磁信號,它把圖片轉換成聲音,又把聲音藏進人類耳朵捕捉不到的無線電波里,這是人類無法捕捉和理解的呢喃細語,但神奇的是它其實是一幅圖像——把圖像轉化為聲音,對普通人而或許難以想象,但對掌握了信息編碼技術的人們來說,信息是信息,載體是載體,只要洞察信息的本質,把它和載體剝離開來并非什么難事——從數十萬年前人類把壁畫用鑿子刻在巖洞里開始,圖像作為視覺信息的載體,它從巖壁上發展到泥板上,畫布上,草紙上,感光底片上,歷經萬年滄桑光陰,二者的關系似乎亙古不變,直到工業革命的大火燃起,信息論帶來世界的革新,人們終于可以把圖像信息從二維的平面里抓起,塞進聲音里,塞進電流里,塞進光波里,從此任何信息都可以被掰開揉碎,塞進任何載體中。

      洞察信息的本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上帝的權能。

      掌握信息,人類則向神明的方向又踏出去了一步。

      白震守在筆記本電腦的屏幕前,照片正在一點一點從上到下掃出來,這個感覺像是什么呢?像是開獎,刮刮樂,一條一條地刮下來,露出背后的圖片。

      一開始信號接收不好,刮出來的只有綠色的雪花噪點,白震稍微調整天線的方向,這才能接收到更清晰的照片。

      “情況怎么樣?”王寧問。

      “還行。”白震回答,“只是速度有點慢。”

      一張烏干達黑猩……呸,狒狒的半身照片是15kb大小,而此刻客廳里進行模擬實驗的725和705之間的傳輸速度大概只有1000bps,也就是每秒0.1kb,理想情況下,把這樣一張照片完整地傳輸成功,需要150秒,也就是兩分半鐘。

      不過事實哪有那么理想呢?

      無線電畢竟是無線電,不是電纜光纖,利用無線電波傳輸信號方便是方便,簡單是簡單,但你不能再指望它很高效。

      方便、簡單和效率這三個里面你只能同時擁有兩個。

      所以業余無線電傳輸圖像是不穩定的,放到網絡工程上來,那就是丟包嚴重,天線一個沒對好,刮出來的就是一條綠色雪花斑點帶子,想一次成功地接收一張完整清晰的圖片是辦不到的。

      為了確保信號能完整傳輸,王寧這端會發射多重冗余信號,他那臺725將以一百五十秒為一個周期,連續循環發送圖片,直到白震能把一張圖片接收完整為止,于是在白震的眼里,他面前的聯想電腦正在反復刮刮樂,能刮出自己的完整照片算是中大獎。

      “等等……有干擾,哪來的干擾?”白震撓撓腦袋,左右張望一圈,“是開關嗎?老王你等等,我去把閘拉了試試。”

      他立即跑去把電閘關了,拉閘斷電,屋子里頓時一片漆黑。

      “停電了嗎?”老媽舉著手機打著手電筒,從臥室里出來,“怎么突然黑了?”

      “老白拉閘了。”王寧坐在沙發上,一張胖臉被crt顯示器幽綠的光照亮,“我們在做圖像傳輸實驗。”

      “你們做實驗就做實驗,拉什么閘?”老媽問。

      “有干擾。”王寧回答。

      現代社會惱人的電磁干擾無處不在,比如說隔壁的工地塔吊,小區門口的保安對講機,樓底下的電動車,以及日常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電器,例如屋內的電源開關,它到處都是,全方位立體聲干擾,根本無法避開,白震只能關自己家的電閘,沒法關隔壁鄰居家的,更不能關梅花山莊小區的,城市里的電磁環境就是這么變差的。

      某些老ham喜歡野戰……啊不,野架,沖的就是這干干凈凈一望無垠的環境,良好的信噪比能讓他們聽到電波那頭蒼蠅搓手手的聲音。

      斷電之后,白震再次實驗接收信號。

      “有沒有好點?”王寧問。

      “沒有!”白震說,“一個屌樣。”

      “你去找找小區的總閘。”王寧說,“把小區的電全部斷掉,這樣干擾就好了。”

      “那我不得被物業生吞活剝了?”

      “哎,特殊原因特殊時期嘛,就跟他們說緊急征用電力,初號機在紫金山上用陽電子炮對付第五使徒,再不給電綾波麗就要死了。”

      ·

      ·

      ·

      白楊披著衛衣坐在黑暗里,電臺接著電瓶,開著臺燈,暖色的燈光撐開黑夜攏成一個小小的圓,把書桌、筆筒、電臺和少年的臉都囊括進來,他一手握著手咪,一手握著筆,聚精會神,奮筆疾書。

      “嗯?沒事,燈黑了而已,我老爹他們把閘給拉了。”白楊按住ptt說話,“他們在做圖像傳輸實驗,大小姐,我們接著說……你知道牛頓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over.”

      “牛頓?”那頭很疑惑,“牛頓是什么?”

      “是個人,英國人,大物理學家。”白楊解釋,“你老師寫在草稿上的f=g·(m?m?r2)就是萬有引力定律公式,這里的f是引力,g是萬有引力常數,兩個m是天體的質量,r是距離,它的意思是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大小,和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和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over.”

      “哦……”

      女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和尚念經她敲鐘,聽不懂也不要緊,反正點頭就是了。

      “我推斷你的老師當時在研究黑月與地球之間的關系,所以才會在草稿紙上寫這些數字和公式。”白楊說,“只是當時的你看不懂,over.”

      “現在的我也看不懂。”

      “你看不懂不要緊,我能看懂!”白楊很有自信。

      白楊的自信和底氣是有原因的,他是一個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

      他此刻正處于一生當中學識最廣博、思考能力最強、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歷史政治無所不曉的階段。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這些數據,大小姐,你信不信,只靠1200公里這一個數據,我能推斷出黑月的全貌?”白楊說,“over.”

      女孩愣了一下,“真的嗎?”

      “真的。”白楊點點頭,“大小姐,我們先看1200公里,老師寫在《西游記》草稿上的這個數字,我們認為它是黑月的直徑,對吧?”

      半夏點點頭。

      這一頁的《西游記》草稿紙上一共有兩個數字兩個圓,數字分別是1200和3476,兩個數字標注在兩個圓的旁邊,半夏和白楊在判讀這張草稿時達成共識,認為這兩個圓是白月和黑月,3476是白月的直徑,1200就該是黑月的直徑。

      “在你眼里黑月和白月一般大小?”白楊接著問,“大小姐,是這樣么?over.”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