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野麗謂“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所有的空。萬法皆空。所有的法都是無我的。如法無我。萬法無往,萬行無常。只是世間所有的人都沒有明白什么叫做萬法無我。這就是世人所謂的定數和命運。世間所有的凡夫俗子皆是如此。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世俗之人。他們都無法覺悟萬法無我。因為他們的生活和人生實在是太平凡。太痛苦。就像地上的螞蟻一樣。遲到之后只能變成骨灰拋向大地。因為他們的遲到是對善良的遲到。我的那些事人卻會留下設立之……難道這就是凡夫數字世間俗人所有的命運……這個是他們的店說。我們可以理解這些所有無上的法嗎?”大家看到天上所有美好的畫面,繼續高興的說著。
“不要對牛彈琴,對狗唱歌。世間這些惡人能夠明白什么?這些惡人的身體只能用來供養大地……就如同分飲水可以共養植物一樣……因為這些惡人不過只是一些糞屎……他們只是徹徹底底的造糞機器。”天上出現了很多聲音。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禪師說“不但是科第功名的問題啊!世界上凡是享受千金財產的人,那他一定是個千金的人物;享有百金財產的人,他一定是個百金的人物;應該餓死的,那他一定是個餓死的人物。天不過因他的操行厚薄,所作的善惡業輕重,而給他以應得的果報,何曾在應得份上,另外加上一毫的用意呢?那么大家知道什么叫做善惡嗎?”
“現在你既然知道自己過去的缺點,就應該把向來不合登科第,不合有子的作風,盡情改刷。”
“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寬恕人家原諒人家!一定要和愛!一定要愛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是義理再生之身啊!?”
“商朝的賢君太甲說過''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孔先生算你不登科第,不生兒子,乃是自己前世所作的業報,這是天作之孽,是可以違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盡力去作善事,多積陰德,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里自己會得不到享受呢?《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能相信嗎?”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天上又出現了這種聲音。
所有的人看著天上的畫面緊張地說著……
聽了他的一番議論,我拜謝他,接受了他的教導。就把往日之罪,在佛前盡情發露懺悔,寫了一篇疏文,先求登科,誓行三千件善事以贖罪。
云谷禪師取出一本《功過格》給我,教我把所做的事,逐日登記起來,善則記數,惡就退除。還教我持誦《準提咒》,以期必驗,他還說
“符家有句話,''不會寫符,被鬼神笑''。其實寫符也沒有什么秘訣,只是不動念就是了。執筆寫符,先把雜念放下,在念頭不動的時候,寫下一點,叫做混沌開基,由此一筆揮成,更無思慮。這樣寫成的符也就靈了。凡祈禱立命,創立新的命運,都要從無思無慮處去感格。這樣的話才會有感應。修身以等待之,那才是積德祈禱的正規行法。”
“那么誰知道無事無率是什么……誰有知道萬法無我……”天上出現了更多的聲音。沒有一個人不是驚奇的。有魔法。生命的女子繼續說道。
“說到修,所有身口意的過惡,都應當把它除去。說到等待,是靜候時機的自然成熟,不存一毫的非分僥幸,一毫的期待思想。如有預期或將迎的心,都應當斬盡殺絕。到這地位,直造無念無求,先天之境,即此便是真實的學問。你不能做到無心的功夫,只要能持誦《準提咒》,不必計較,勿令間斷(念佛也有同樣功效)。——功夫持得純熟,于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了念頭空寂不動,那就靈驗了。這就是你的跟別人命運吶。你和別人的命運就會有所區別。”
我的號原叫學海,從這一天起就改號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了。
木野真琴載“終于大家明白了什么叫做萬法無我。一切的發,本來就沒有我。所有的發明,所有的發財都是如此。哪個人間所有的發散子行無上善法。這些誰又可以明白?誰可以真正地去了解所有的話?從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約束著自己,一切心念行就和以前不同了。從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勵的景象。雖在暗室陋屋處,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別人憎恨我,或是毀謗我,自能安然容受了。”
愛野美奈子嘻嘻嘻“那么大家有什么樣的過程。到了次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預算的應該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他的話就不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