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看看-->>里面是怎么夸自己的。
但實際點進去以后,她卻發現,內容的方向和她想的有點不一樣。
“感覺一般般吧。我讀了一遍,感覺節奏很慢,我覺得是還不如web版好看的,這文庫版寫的太扭捏了。”
“我看不懂日語,就把別人掃描出來的內容拿ai大概的翻譯了一遍,感覺好像也就那樣。”
“嗯,我也覺得不如web版好看。web雖然公式,但是情節很緊湊,看著也挺爽的,這個我就只能看得出來情節很慢了。”
“好像有大佬說如果能讀得懂日語的話,會很好看,但現在只有ai漢化的坂本,所以我是確實感覺不到好看在哪里就是了”
“我日語勉勉強強還行,我給個中肯評價吧。
平心而論,這本書能有現在的熱度是有道理的,文筆確實很細膩,很多內心描寫也很棒。
但是這些東西經過ai翻譯以后就變味了,你作為中國人也很難感受到這些文字中的魅力。
確實比較可惜。
看看之后會不會有大佬接坑出精翻的漢化版吧。”
這些評論,可以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語不通”
沒錯。
比起之前的web版,現在這個文庫版的《艾麗婭的預》,在劇情的爽快節奏上其實是有些削弱的。
取而代之的,是文字本身的可讀性和魅力占了很大部分。
但這部分內容,由于是用日語寫的,這些母語是中文的讀者,實在是很難感受的到。
那只用ai漢化看個大致情節的話,這本書就是沒有那么吸引人
甚至還不如web版的公式快節奏爽文吸引人。
這些評價基于客觀條件來說,其實是中肯的。
但這卻讓梅原千矢感到很不甘心。
“我的作品怎么會只是這樣的評價而已呢?而且,還是在我的主場,在中國”
“這樣的讓我怎么也不能接受。”
往好處想的話,這樣的狀況其實不會持續太久了。
畢竟《艾麗婭的預》這本書目前在日本輕小說業界也算得上是人氣新作。
中國的輕小說的受眾群體雖然不大,但這種話題作,早晚也是會有人出手翻譯。
也就是說
要不了多久,這些人也是能感受到自己文字中的魅力所在了嗎?
是這樣的嗎?
“就這些只是愛好者水平的翻譯者,真的能將我在小說中傾注的心血完完整整的翻譯出來嗎?”
“他們真的有那個水平,將我用日語寫的東西,以不丟失韻味為前提翻譯過去嗎?”
“真的做得到嗎?”
對此,梅原千矢很不信任。
照理來說,她是不需要在意中國市場的。
可是對于這自己時隔多年創作出來的,好不容易勉強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她有著極為強烈的保護欲。
她生怕翻譯者的水平不過關,會糟蹋了自己寫的東西。
她擔心中國的讀者會感受不到自己寫的東西的魅力。
別說糟糕的翻譯了,哪怕只是平庸的翻譯,她也接受不了
難得的杰作,也一定要配上可以稱得上是杰作的翻譯。
就這樣,在糾結了半天以后,她最終是控制不住的想到了一點。
“所以我親自來把這本書進行漢化,如何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