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從三讓徐州開始輔佐劉備 > 第24章 改變歷史

      第24章 改變歷史

      孔融捻須含笑,感慨道:“如此安排,吾也能安心返回北海了!”

      廳內的氣氛重新熱絡起來,呈現出“皆大歡喜”的景象。

      隨后陶謙似是想起了什么,看著劉備補充道:

      “玄德為徐州安危千里奔波,實在勞苦功高!老夫欲上表朝廷,舉薦你為豫州刺史。還請玄德勿要推辭!”

      劉備連忙拱手謝道:“多謝府君!”

      ……

      “昨夜之事,便是這般情形。事情果然如你所料,陶府君已同意我南下廣陵。”

      劉備說完,感覺有些口干,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張昀聽完劉備的描述,發現事情進展竟真是如此順利,心中也感覺一陣輕松。

      他沉吟了片刻,突然又想起個事兒,便問道:“主公南下廣陵,陶恭祖沒有撥付些兵馬助陣?”

      劉備聞有些疑惑。

      這陶謙手里的兵馬自己都不夠用,怎么可能調撥給我?

      再說了,他手里要有多余的人馬,也就輪不著咱們去廣陵了吧……

      “呃……陶府君并未提及此事。”

      張昀微微頷首,心下了然。

      這劉備既然沒按陶謙給的劇本走,那原本軌跡中劃撥過來的六千丹陽兵,自然也就沒戲了。

      不過,起碼還拿到個豫州刺史的頭銜,也行吧。

      “如今事態發展還算順利,另一要事也需盡早籌謀。”

      他話鋒一轉,“敢問,主公作為公孫瓚麾下平原相,此次卻未隨田楷北歸,而是滯留徐州……可是意欲自此脫離公孫伯圭?”

      按理說這種跳槽的事,并非當世風氣所提倡。本該心照不宣,黑不提白不提,含含糊糊就過去了……劉備也沒料到張昀就這么直接問了出來。

      被點破心思,劉備先是沉默了片刻。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凝重而坦誠,緩緩道:“允昭既問,備不敢相瞞。確有此意!”

      他目視遠方,仿佛陷入了回憶:“我與伯圭兄,昔日同在盧師門下求學,本就有同窗之誼。自平定黃巾后,備于仕途困頓時,又蒙伯圭兄提攜,入其帳下效力,此情此恩……備時刻銘感于心。”

      他頓了頓,語氣逐漸低沉,“然則……近些年,見其所為,實與備心志相悖!伯圭兄統兵,動輒縱容部下肆意劫掠。若是敵軍也就罷了,可連幽州治下百姓亦不免遭殃!而更令吾痛心的是……”

      劉備眼中流露出憤懣:“年初之時,他竟然以謀反之罪,擅殺伯安公(幽州牧劉虞)滿門!”

      “伯安公是何等人物?治幽州時,勸農桑、輕賦稅,撫民如子,仁德廣布!”

      “對邊地外族亦非一味用強,而是剿撫并舉,能止干戈則不動刀兵!”

      “其治下百姓乃至塞外的烏桓、鮮卑,無不感念其恩澤!”

      “且身為漢室宗親,于兩年前斷然拒絕袁紹擁立稱帝之議!”

      “有如此人望胸懷的賢臣,豈會謀逆?!此事……唉!此事一出,不但天下側目,備每每思之,亦是痛徹心扉!”

      他收回目光,直視張昀,“公孫伯圭疏遠正直之士,身邊聚集的皆是嚴綱、關靖等諂媚逢迎之輩。他心中所思所謀,唯其公孫一姓之興衰,與吾輩匡扶漢室、重振河山之志,南轅北轍!”

      “吾與其個人私誼尚有幾分,然……道不同,不相為謀。”

      “各從其志吧!”

      這話的意思就是各走各的路了。

      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