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族,地球上最為神奇的物種。從公元五世紀突然從北大西洋的濃霧中出現以來,人們便無時無刻不渴望探索他們的秘密。
隨著龍族文明與人類文明的交流,無數宗教僧侶把他們作為神創論的有力證據,無數科研學者把探索龍族的秘密視作一生的目標。但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直到科技足夠先進時科學家們才發掘出龍族真正的起源――地外。
一百多億年前,宇宙在一片混沌中誕生,從此按照熵增的規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走向熱寂的凄美結局。
可即使是在這由冰冷物理定律所掌控的嚴謹熵增世界中,依然出現了逆行者。它們如同時間長河之中涌現的朵朵旋渦,為這個嚴謹單調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精致的美。
這些逆行者,就是生命。它們在近乎漏洞般的巧合中誕生,以自己別樣的姿態,點綴著茫茫宇宙。
碳、硅、硼、磷、硫……生命總能發現出路,操縱著這些冰冷的元素,奇跡般地把它們組成一個個可愛的有機物,構成自己小而美的天地。
但在嚴酷的宇宙規則之下,生命依然是脆弱的,熵增的潮流總會抹平那些叛逆的旋渦。
科學家將預測中龍族祖先曾經生活過的星系命名為魚石螈α星系,這個星系中有一顆幸運的行星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一個盛極一時的文明的載體。
據計算機推測與演算,這顆星球是一顆半熔融星球,生命體與無機環境的界線并不十分明確,生活在上面的硅基晶體生命以氟化硅酮為介質支持生命活動,在這片高溫天地中不斷增殖壯大,以光神經網絡為聯系形成既共享同一個意識主體又同時存在無數分類意識的流動意識生命文明。
但他們最終也沒能逃過熵增的潮流,九千多萬年前,隨著這個星系的消亡,這一生命文明也隨之覆滅,他們引以為傲的科技依然沒能挽救他們的星球。
但在一切重歸混沌之前,他們于覆滅的絕望中向太空發射了承載著他們文明的最后火種。
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演算得知,這顆火種并沒有如愿被發射者幻想中的外星文明捕獲,它在茫茫宇宙中飄流了千萬年后被一顆巨大流浪小行星的引力捕獲,撞擊使之深嵌入其中,它只能隨著這顆直徑足有七公里的小行星飄向在宇宙中繼續流浪。
這顆小行星被科學家稱為“方舟”,方舟的軌道在某處與另一顆直徑十一公里的小行星十分接近,在兩者擦肩而過時,雙方的軌道均因引力而產生了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