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
感應到天根萌動,趙青那盤踞心竅、與真火融為一體的元神驟放無量光明!
它晶瑩剔透,周身流淌著星河流光,猛地睜開雙眸,眸中是洞徹虛冥的道韻。
在這元神的意識深處,一柄空靈的長劍悄然凝聚——此劍無形無質,乃純粹道意與斬破枷鎖的不滅意志所化,蘊藏了她的所有修行根本,凝聚了無量虛空切割、陰陽轉化、蒼龍吟嘯等萬千玄奧意念。
而后,元神雙手持“道意之劍”,于自身混沌識海的中央,傾盡全力,朝著無邊的晦暗與混沌,以開天之勢揮斬而下!
劍光起時,微若星火;揮落之際,已充塞虛冥宇宙!綿亙天穹的劍光,蘊含著斬斷混沌、厘清陰陽的無上意志,狠狠劈入那元炁未分、時空未立的鴻蒙之中!
“嗡——轟!!!”
一聲仿佛從宇宙誕生之初傳來的、跨越維度的奇響,在活化的胎膜內部激蕩!
這不是物理的聲音,而是規則被撕開時,一切基礎粒子互相擠壓摩擦、能量波劇烈振蕩產生的“元音”!宏大、浩瀚、純粹,如同太古最初的雷鳴,在寂滅中孕生萬有!
《易》之理顯化:“震:亨。震來虩虩,笑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動之后,是分離,是新生!
一股至清至陽、無法再被混同的氣流開始頑強地上浮。它越升越高,越來越純,越來越亮……逐漸,那上升的氣流之頂,孕育出光,孕育出熱,孕育出定序運轉的結構!
有日煌煌誕生!它由至陽之精凝聚而成,高懸于天,雖無實體,其意已備,照耀萬方,帶來初始的“明”與“動”。
有月皎皎輪轉!它為至陰之華沉淀所化,居于夜幕,清冷銀輝如水銀瀉地,調和至陽,統御潮汐,帶來初始的“靜”與“衡”。
有星輝璀璨!無數微小、閃爍的光點隨之而生,有的冷冽如冰晶,有的熾熱如熔金,循著玄奧難明的軌跡,如同經絡布于胎膜天穹,散落虛空,恒定坐標!
有辰光熠熠!更深邃的星域輪廓緩緩浮現,如太微、紫薇、天市……代表著更廣袤宇宙的法則映射,無形的連接軌跡明滅流轉。
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此為“天開于子”!此為趙青內宇宙雛形初辟的標志,光芒照亮了部分被劃分開的混沌區域,如同拱衛新生天地的神圣儀仗,持續接引轉化著外界浩瀚能量。
當四象定鼎蒼穹的剎那,趙青的身軀猛地一震!
嗡!
一股宏大磅礴、仿佛來自天地母源的精氣神意自她的百會穴直沖霄漢!
萬道精純至粹的毫光從趙青周身的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竅穴透射而出,晶瑩璀璨,無瑕無垢,透徹九天,直貫星斗;貫穿九地,洞達幽冥!其浩然磅礴,仿佛千萬輪正午驕陽匯聚在一起,無邊無際地擴展開來。
在這極致的光明照耀下,無論是厚重的山巖,還是彌漫的塵埃,都變得纖毫畢現,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純凈之光照耀得透明、澄澈!持續了盞茶功夫才逐漸收斂,內蘊于她周身那層無形的“天地胎膜”之內。
然而,強行破境終有代價,所帶來的最直接后果,便是根基并非完美無瑕的圓融。這“開天辟地”的過程,無法像那些準備充分、水到渠成者般一氣呵成,一步到位。
在她的微妙感應中,那初生的清空天宇之上,光明的之外,隱隱仍能覺察到未曾完全化解的原初混沌在劇烈蠕動。
顯然,整個初生的“內天地”如同一個早產的嬰兒,雖已具備雛形與生機,卻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穩固、成長、完善。
她需要整整兩個月的時光,來演化開天與辟地的“子”、“丑”二會,讓這初開的玄天與初凝的法域在陰陽的調和、生死的流轉中相抱相輔,彼此滋養……直至“地”真正誕生,重濁凝作水、火、山、石、土五形。
“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
唯有完成了最初的兩個小步驟,兩儀已判,進入到丑寅之交,天氣下降,地氣上升,陰陽再度和合之際,先天地融入太虛的那十二道身神,方可重新在道種中顯化而成,筑作“神明之府”,正式開始六氣境的修行。
有了無形無象、“跳出天地外,不在五行中”的“神明”執掌世界演化的方向和推動力,趙青才能采煉地之陰陽六氣,讓內宇宙汲取與產出道韻,可以快速積攢法力、增進功行,修持諸多玄妙神通、道術。
就像是管家系統終于上號,有了這近乎于此方天地“遁去的一”、堪稱麥克斯韋妖的“神明”,她亦可進一步規劃內宇宙接下來的建設發展,令它在隨后的十會里逐漸跟道種真意相符匹配,真正發掘出它的潛力。
不得不指出的是,除了極少數特殊體質,又或者是仙神轉世重修,初入下六氣境剛開辟出的小宇宙,大抵是沒有多少差別的,都屬于標準型號,均為直徑二十里的球形,子丑二會的演化亦屬千篇一律。
從境界的設計來講,整個六氣境本質上是為了后面的“封天三步”與“天衍境”打基礎用的,近乎于培養大能者的前中期教學階段,因此采用的都是同一系列的框架,區分度不高,開頭的下六氣境,更是少有個人特色。
當然,如趙青這般底蘊極為深厚者,尚未突破能量就足以超越不少已入六氣境的存在,一朝邁入新天地,固然在內宇宙的大小上仍是那個樣,可它初始狀態涌現出的混沌虛空之氣,亦是尋常人等的百倍不止!
表現出來的,便是內宇宙比旁人要沉重得多,運轉時能引動更多的天地法理,且在后續的修行中,節省了大量積蓄純粹能量的時間,法力上的精煉亦可一日千里。
實際上,雖然才剛破境,她當前的法力總量,應該很快就能跟大多數下六氣境巔峰相齊平,乃至于超越,凌駕其上。
此外,并不存在突破前想著開辟個怎樣的世界,就會自動隨心意而變,生出玄奧莫名的景象,沒有這么“好”的事情。
修行沒有真正的無中生有,一切皆有來源,得將混沌初開生成的元氣和自外界收集的資源,不斷投入其中,煉開、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