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接過水,咕咚咕咚喝了兩口,突然指著監視器:
“剛才那段能讓我看看嗎?我想知道哪里還能改進。”
“當然能!”楊藝菲拉著她坐在監視器前,手指點著屏幕,“你看這里,抬手的弧度特別好,還-->>有這里,眼神很到位……”兩人頭靠在一起,小聲討論著剛才的鏡頭,陽光落在她們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長,像一幅溫暖的畫。
旁邊的工作人員們看著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場記小李偷偷拿出相機,按下快門,把這幀畫面定格——麥田里的陽光,監視器前的兩人,還有遠處飄來的麥香,都成了這個秋天最溫暖的風景。
半個月后,《花樣年華》順利殺青。
楊藝菲帶著后期團隊沒日沒夜地趕工,楊紅則忙著配合宣傳,兩人雖然忙得腳不沾地,卻每天都要通個電話,分享彼此的進度。
這天,楊藝菲的工作室里格外熱鬧。助理小陳抱著一摞報紙和雜志沖進來,聲音里滿是興奮:“菲導!紅姐!咱們劇火了!豆瓣評分直接沖到89,各大報紙都在頭版報道,網友全在夸紅姐的舞蹈和演技!”
楊藝菲正在看后期剪輯,聞立刻放下鼠標,接過小陳手里的報紙。頭版上的照片正是麥田里楊紅跳舞的場景,標題格外醒目——“田間舞者驚艷熒幕,《花樣年華》口碑爆棚”。她飛快地翻到評論版,滿版都是夸贊的聲音:“楊紅的舞蹈太有感染力了,看著她跳舞,我都想起了自己的夢想”“第一次見有人把農村題材拍得這么有詩意,菲導太會拍了”“林晚這個角色就是為楊紅量身定做的吧,眼神里全是戲”。
楊紅也拿起一本娛樂雜志,指尖輕輕拂過封面上的自己——照片里的她穿著劇中的碎花裙,站在麥田里微笑,眼神明亮得像星星。可翻到“網友評論”版塊時,她的手指突然頓住了,一條刺眼的評論赫然映入眼簾:
“楊紅能火全靠羅菲走后門,典型的關系戶,聽說啊,她和羅菲是一個村兒出來的,要是沒有羅導,她連配角都拿不到。”
小陳湊過來一看,頓時皺起眉頭:“這些人就是酸!紅姐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從試鏡到拍攝,紅姐付出了多少,咱們劇組誰不知道?他們居然造謠!我現在就去網上跟他們掰扯清楚!”
“別去。”楊紅突然開口,把雜志輕輕放在桌上,臉上沒有絲毫生氣的樣子。她起身走到飲水機旁,給楊藝菲倒了杯咖啡,又給自己倒了杯溫水,慢悠悠地走回來,把咖啡遞給楊藝菲,“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們愛說就說,咱們沒必要跟他們置氣。”
楊藝菲接過咖啡,看著楊紅平靜的側臉,心里突然一軟。前世母親就是這樣,不管受了多少委屈,從來都不跟人爭吵,總是自己默默扛著。可現在,她不想讓母親再受這種委屈,剛想開口說“我去處理”,卻被楊紅按住了手。
“我知道你想幫我,”楊紅的指尖帶著溫度,輕輕覆在楊藝菲的手背上,“但我更清楚自己憑的是什么。從麥田里的試拍到現在,每一個鏡頭我都拼盡全力,每一段舞蹈我都反復練習,這些不是靠‘走后門’就能換來的。”
她頓了頓,眼神變得格外堅定:“而且我也知道,你為了這部劇付出了多少。為了爭取投資,你跟投資方磨了整整三個月;為了趕后期,你連續一個月只睡三四個小時;為了幫我調整角色,你把我的經歷跟劇本揉在一起,改了一遍又一遍。這些我都記在心里,別人怎么說,不重要。”
楊藝菲看著楊紅眼底的信任,突然就紅了眼眶。前世她總覺得自己替母親完成了夢想,可現在才明白,母親真正想要的不是女兒替她圓夢,而是自己親手把夢想撿起來。而她能做的,就是站在母親身邊,幫她擋住風雨,讓她能安心地在舞臺上發光。
“說得對。”楊藝菲擦掉眼角的淚,對著楊紅笑了,“咱們不跟他們計較,繼續往前走,用更多好作品說話,讓他們看看,你到底有多優秀。”
楊紅也笑了,拿起桌上的雜志,指著那條負面評論:“其實也挺好的,有人討論,說明咱們的劇火了。等以后我拍出更好的作品,這些謠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兩人相視一笑,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落在茶幾上的報紙上。風輕輕一吹,報紙翻了頁,露出楊紅接受采訪的片段,標題寫著“從田間到熒幕,我只是不想辜負夢想”。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