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兩個超級大國為了軍事和宣傳的需要,更是想要獲取到對世界的更大話語權積極的投入到太空探索中去。
從發射衛星到載人航天,以及登月。
為了贏得競爭,兩國在太空探索的投入上面是不設上限的。
你有我也必須得有。
你成了,我得要做得更好。
但自蘇聯解體之后,人類對太空探索的熱情就開始逐漸消退。
具體的表現在對太空探索的投入是在減少的。
航天領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面都是由各國財政來進行投入的。
現在國家資本在航天投入上減少,私人資本對航天的熱情開始興起。
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就是典型代表。
想要實現全球的衛星通信。
但因為成本過高,市場需求不足出現了巨額虧損而無法繼續運行。
但失敗并沒有擋住私人資本對航天的熱情。
亞馬遜創始人在2000年創立了藍色起源這家商業太空公司。
2002年,大漂亮太空技術探索公司成立。
2004年,維珍銀河創立。
這幾家屬于是名氣比較大的。
但要覺得就這幾家,那就不對了。
在全球范圍內,私人資本創建的航天公司還挺多的。
有專做運載火箭的,有專做載人及貨物運輸航天器的,也有做登陸器、流動站及探測器的,還有衛星發射器等等。
可以這么說,私人航天公司正在蓬勃的發展。
各國也是支持私人航天公司的發展。
畢竟,私人航天公司花的私人的錢,不是財政資金。
失敗了?
也沒有關系。
錢投入了,總是會有上一些成果出來。
成果總是在的。
九霄航天在剛是成立的時候,占據過一段時間的新聞頭條,引起了不小關注。
但是,很快就顯得有些沉寂了。
作為私人航天企業,一般來講,是得要打出名氣,這樣子才是好融資。
畢竟搞航天是一件很耗錢的事情。
想要融資,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的私人航天公司全靠對航天有興趣的富豪用自己的錢在支撐。
實際上,現在的各家私人航天公司在資金上面都比較缺乏。
老板今年賺到錢了,經濟條件比較好,可能就多投入些錢。
明年沒怎么賺到錢,投入上就縮減。
整個投入顯得并不是那么的穩定。
至于說找人融資?
直到現在,航天領域看起來都還是沒有什么商業前景。
準確的來講,在很多投資人看來,搞航天就是一項不斷虧錢的買賣。
不然,為什么之前的時候,航天領域的投入全部都是由各國進行的。
之前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屬于是企業投資的,但是失敗了。
這更是讓人不敢投資航天了。
陳元慶到九霄航天這邊,并沒有急著說去看研發中心和新建成的工廠。
而是先去看了宿舍小區。
北辰九霄小區是一個新建小區,還并沒有完工。
但建筑已經是封頂了。
開始進入到內部設備安裝階段,接下來就是裝修。
在周邊,還有一所幼兒園和北辰小學。
孩子上初中的話,就去申城北辰中學。
申城北辰中學也是有小學部,但是招生人數上并不多。
就只是招附近的小孩,以及職工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