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工業的職工們在干事情上面無疑極其有沖勁的,起早貪黑,周末加班加點的干。
新生產線終于在1990年的倒數第三天建設完成。
馬上就進入到最后調試和試生產當中。
工人這塊,北辰工業早已經招聘完成,第一批工人甚至參加了生產線的建設。
知道整個生產線到底是怎樣的構成,在使用的時候,才是能夠得心應手。
說白了,有一種完全掌控的感覺!
如果一樣設備,就只是會用,按上幾下開關什么的,是無法完全發揮設備的生產能力的。
北辰工業在招工人上面,比較喜歡去縣里面招,特別是喜歡招農村的青年。
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農村小青年對未來的期望值是很低的,在城里面站穩腳跟,就是感覺到滿足。
而城市小青年,看得就比較高,一般的瞧不上。
北辰工業在招工,對于學歷自然是有著要求的,必須得要有初中文化水平。
除了看初中畢業證之外,還要參加考試。
卷子自然就只是初中的水平,現場做卷,現場打分。
工人肯定是得要招老實肯干的,偷奸耍滑的人肯定不能要。
另外,入職之后,還會有考核。
入職之后,就是會有各種的培訓,整個培訓過程就是一次篩選的過程。
表現優秀的人,將會獲得公司的重點培養,表現一般的人,就只是做基礎工人。
如果在基礎崗位上面表現優秀,也是可以往上走的,但是……
難度頗大!
生產線上面,需要的是老老實實打螺絲釘的存在。
在培訓階段不過關的,北辰工業也是不要。
基礎培訓都無法完成,北辰工業自然是認為,這人要么不認真,要么就是智商有問題。
北辰工業是有一些體力性的崗位,但是得要多大力氣,才是能夠讓北辰工業破例收下智力欠缺的人呢?
力氣大,也是沒有什么用處了。
大得過叉車嗎?
以前沒錢的時候,陳元慶對于靠人力搬運就忍了,可隨著公司財務情況改善,就趕緊采購了叉車。
從此之后,凡是有點重物搬運,都是用叉車來進行。
陳元慶還在不停的要求,生產線上面的自動化。
大家都是知道工業生產中,自動化是未來。
但是,自動化技術難度高,投資大啊!
北辰工業未來肯定會發展自動化技術,但是這速度上面,就是變得正常的研發,正常的投產……
而在有陳元慶推動的情況下,無論是資金、人員還是資源的支持上,都會高上很多。
最少新技術,敢大膽的用。
都知道的,新技術基本等于不靠譜。
新技術一般在開始的時候并不太怎么成熟,所以要實際的應用,需要過上很長一段時間。
慢慢的打磨新技術到成熟,需要時間很長的。
而加速新技術的成熟,就是讓新技術大規模的應用,在應用當中去暴露問題和解決問題。
這樣子高,成本付出上面是比較高的。
正常的企業,寧可等一等,也是不這樣子搞。
但對于陳元慶來講,賺一百塊錢和賺八十塊錢,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他更加希望在技術上面的快速發展。
北辰工業的研發人員,也是從來都沒讓陳元慶失望。
1991年的到來,有著些悄無聲息的樣子。
元旦的時候,北辰工業生產上也并沒有放假,依舊在加班加點的進行著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