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解陸明淵的才華,知道他并非輕浮之人,可策論不同于詩賦,更非尋常經義。
一篇能夠入眼的策論,沒有一兩個時辰的構思與書寫,絕無可能完成。
而陸明淵,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
“完了……完了……”
劉夫子喃喃自語,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
在他數十年的教學經驗中,還從未聽聞有人能提前一個時辰寫完策論還能有所建樹的。
在他看來,這唯一的解釋,便是陸明淵根本沒有寫策論,亦或是,只是寥寥數語,敷衍了事。
這等舉動,無異于直接放棄了府試,斷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
陸明淵見劉夫子面色巨變,眼底盡是絕望之色,卻并未開口解釋太多。
他知道,此時此刻,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的。
是非曲直,放榜之日,自會明了。
他只是再次拱手,低聲道:“夫子,學生告退。”
劉夫子沉浸在自己的絕望中,并未多,只是疲憊地揮了揮手。
陸明淵便轉身離去,留下身后一眾或幸災樂禍,或惋惜嘆息的目光。
走出林家府學為他們準備的歇腳處,陸明淵沒有理會那些紛擾,徑直返回了福來客棧。
將文房四寶小心翼翼地放好,他取下腰間的錢袋,便獨自一人出了客棧,融入了杭州府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府試放榜,還需要三天。
這三天時間,他打算好好游覽一番這座名揚天下的人間天堂。
與此同時,杭州府的街道上,來往的行人比往日更多了幾分。
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考生們,此刻也紛紛放下了心中沉甸甸的負擔,或三五成群,或孑然一身,穿梭在杭州府的大街小巷。
他們大多懷揣著忐忑與憧憬,在等待命運宣判的日子里,用游覽與消遣,來沖淡內心的焦躁。
從煙柳畫橋,到風荷舉,杭州府的美景,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在陸明淵眼前徐徐展開。
他漫步西湖邊,看波光瀲滟,柳色如煙;他穿梭在巷陌深處,聽吳儂軟語,市井喧囂。前世的記憶與今生的體驗交織,讓他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在陸明淵于杭州的旖旎風光中沉淀心境之時,府試考場的試卷,已經由主考官帶著城衛軍,送到了位于府衙深處的閱卷室。
閱卷室燈火通明,四名考官端坐其中,桌案上堆滿了厚厚的考卷。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紙張的清澀氣息,肅穆而凝重。
陳風坐在主位,眉心微蹙。
他已經批閱了十幾份試卷,卻無一能夠讓他提起興致。
大部分考卷都中規中矩,偶有亮眼之處,卻也難入他的法眼。
他素來治學嚴謹,眼界極高,尋常的才學,對他而已是味同嚼蠟。
他放下手中一份平庸的試卷,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眉心,目光掃過其余三位考官。
“諸位,可有發現什么驚喜的試卷?今日這等文章,批閱多了,著實有些讓人意興闌珊啊。”
三位考官聞,皆是苦笑。
“陳大人,今年考生的水平,似乎與往年并無太大差異。”
一位考官放下筆,搖了搖頭。
“是啊,都是些老生常談,翻來覆去,無非是那些陳詞濫調。”
另一位考官也附和道。
陳風聞,眉頭的褶皺更深了幾分。
他心中所念的,自然是陸明淵那篇驚世策論。
他本想親自批閱陸明淵的試卷,一睹其風采,但考場規矩,為了公平起見,試卷皆是隨機分發,他也無權干涉。
此刻聽聞并無特別出彩之處,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正欲起身,打算親自去堆積如山的考卷中翻找一番,哪怕只是看一眼那熟悉的墨跡。
就在此時,一聲帶著幾分驚呼的贊嘆,打破了閱卷室的沉悶。
“咿?這個試卷有些意思!”
一位年約五十的考官,原本無精打采的臉上,此刻竟泛起了前所未有的亮光。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雙手緊緊地抓著手中那卷尚未完全展開的考卷。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