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準備打時溥,李克用準備進攻山南西道,大家伙都忙的不亦樂乎,而在南面,戰火也開始燒到這片大唐的財賦之地。
孫儒在殺了秦宗衡后,拒絕秦宗權的調令,引兵向東,進攻揚州。
楊行密哪碰到過如此殘暴之眾,連戰連敗,文德二年,二月中旬,孫儒攻破高郵,兵鋒直指揚州。
而在攻取高郵后,孫儒與感化軍節度使時溥結成同盟,而這份盟約,也讓時溥沒有后顧之憂,全力進攻亳州,迫使朱溫撤兗州之圍。
孫儒兵鋒之銳,令楊行密十分懼怕,而這時,楊行密的謀臣袁襲勸說道:“我以新募之師守空城,而將多高駢故部,非厚恩信,嚴節制而不能服其心。
今孫儒兵勢方盛,所向無前,此諸將懷兩端,擇強弱、定去就之時也。海陵鎮使高霸,乃高駢舊將,必不為我用。”
楊行密于是以軍令召高霸,高霸率兵進入廣陵,楊行密想讓高霸進守天長城,以為牽制孫儒。
而袁襲又:“大帥以疑高霸貳心召之,今豈可復用乎?且我若破孫儒,固無待于霸,若不勝,天長尚難保,何暇有他!不若誅霸而并其眾。”
楊行密聽后,深感有理,于是在犒賞三軍后,遣親兵于營中擒高霸,并族滅之,楊行密雖然失去了些名聲,但是此舉令其得其部六千人。
但這六千人也不足以抗衡孫儒,眼看兵鋒已至楊州,楊行密便想撤守海陵,但袁襲又勸道:“海陵難守,而廬州是大帥起家之地,城池完好,糧草充實,且人心固存,以此可為日后之基!”
于是楊行密又退回到廬州,而孫儒攻破揚州后,志得意滿,隨即大掠全城,對逃至廬州的楊行密不屑一顧,反而是命部將劉建鋒,馬殷渡江南下,攻取東南財賦之地。
孫儒兵鋒之盛,殺潤州制置使阮結,又誅常州制置使杜稜滿門,蘇州制置使徐約畏懼孫儒,當即遣使請降,并奉上錢糧三千車,以求仍鎮蘇州。
孫儒見徐約如此識相,于是同意接納徐約,至文德二年,五月末,孫儒已經占據了揚,潤,常,蘇四州之地,并自請淮南節度使之職。
而楊行密撤回廬州后,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來擴充自已的力量,于是楊行密又問詢袁襲,:“吾欲整裝兼程,西取洪州,可否?”
袁襲:“鐘傳新得江西之地,其勢方熾,未可速圖也,而秦彥入廣陵時,嘗召池州刺史趙锽,付以宣州,今彥既死,锽失所依,守宣非其本志,且其為人非公之敵,故锽可取也。”
于是,楊行密率軍攻打趙锽,兩軍戰于曷山,楊行密大敗趙锽,進而圍困宣州,趙锽棄城逃去,隨后被追兵所追,身中二十余矢而死,楊行密奪取宣州。
攻下宣州后,楊行密自領宣,池,歙三州都團練,觀察使之職,池州刺史趙乾之,歙州刺史陸希聲相繼歸附。
同年,朝廷召陸希聲入朝為官,遷任給事中,陸希聲博學善文,工于書法,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書傳世。
這等文才之人,于這亂世中,卻并不為武夫軍頭所喜,離開混亂的東南之地,去往關中,或許對其而,更是一件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