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一個副使的虛職,又有何用,在當下亂世之時,唯有兵權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對夏彥博而,玩平衡,再尋機擴大自已的勢力,才是最為穩妥的做法。
所以,夏彥博是拒絕了馮霸,轉而和袁奉韜開始眉來眼去的,雙方信使是來往頻繁。
夏彥博拒絕,并轉投袁奉韜的消息傳回潞州后,這可把馮霸給氣壞了,大罵夏彥博,不識抬舉,將來必殺此人云云。
說起來,若不是向元振帶著大軍殺入昭義,恐怕馮霸已經要開始對夏彥博動手了。
向元振為人比較穩重,而這也是他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向元振心中,還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向元振知道,大王這是歷練自已,幽州軍體系中,自已還是第一個獨立指揮一個大軍團作戰,這其中的重擔,壓力,可想而知。
而在向元振入昭義后,于十月二十一日,率先攻取武鄉,并以此城為后勤基地,留四千經略軍銳卒固守。
隨后,大軍沿河而下,進逼襄垣,在行軍之途,向元振又遣使,命夏彥博和馮霸,帶兵前來,聽從自已的命令,共同討伐袁奉韜。
向元振當然知道,自已打下的武鄉,就是馮霸的地盤,即將進攻的襄垣也是馮霸的治下,但他仍然派出信使。
這是因為,當初的馮霸和夏彥博都是投降了幽州軍,而陳從進是看不上馮霸和鳳翔軍,所以將這兩貨丟到昭義,去給孟方立添堵去。
但誰能想到,孟方立這般不堪用,被馮霸,夏彥博二人弄的爆發兵變,又上來了一個袁奉韜,搞起了昭義版的三國演義。
向元振此舉,便是要看看,這兩人在經歷了幽州的軍威后,是否還有野心,又能否不戰而取昭義。
而最先收到消息的馮霸,是惱羞成怒,大罵陳從進不止,他現在剛剛打下一片基業,陳從進就準備過來收果實了,這如何能讓馮霸甘心。
馮霸的拒絕,也是在向元振的意料之內,畢竟此人的性格,向元振還是了解的,拒絕是正常的,接受才是有問題的。
而夏彥博卻是回復向元振,愿意帶兵前來,但夏彥博的名頭,那也是讓向元振不敢相信。
當初孟方立為何下臺,還不是這個夏彥博臨陣倒戈,突襲孟方立,導致其大敗而歸。
因此,面對夏彥博的臣服,諸將皆要小心此人,向元振聞,笑著對眾人說道:“孟方立之敗,非夏彥博善戰,實是其無備而遭襲。
然,如今我等既識其性,預為之防,縱有詭謀,無隙可乘,何能為患!如此,臨戰用其先,無論其勝其敗,皆為益事!”
(今天三張,諸牙軍切勿……算了,不說了,內外相疑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