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進聽完張彥球的建議,心中是有些詫異的,他找上張彥球,讓他提建議,純粹就是給個面子。
畢竟張彥球也是河東軍中舉重若輕的人物,不曾想,這個張彥球倒有些軍政全才的意思。
給的幾個建議,都很不錯,除了最后那條給河東軍賞賜,陳從進不太滿意外,其余兩策,陳從進欣然接受。
不過,為了撫慰一通這些河東降軍,陳從進下令,每人賜肉兩斤,米兩斗,聊表心意。
但對于在前期在石嶺關就投降的丁全禮以及兩千駐軍,陳從進不吝厚賞,每人賜錢三貫,絹兩匹,丁全禮升任忠武軍軍使一職。
至于河東改編四軍的軍使人選,陳從進思索良久后,做出了如下部署,丁全禮就任忠武軍軍使,留駐晉陽。
張彥球升任毅武軍軍使,隨自已回返幽州,陳從進又調原云州降將王君振為銳武軍軍使,南駐汾州。
剩下一個揚武軍使之職,陳從進從河東降將中挑選伊釗為揚武軍使。
陳從進知道,丁全禮此人在河東軍將,是有些不受待見,當然,這其中是真的鄙夷其率先開關投降,還是嫉妒之心作祟,這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河東四軍,張彥球隨自已回返,軍士,家眷都要強制遷移,剩下的三個軍使,丁全禮,王君振和伊釗三人依然留在河東。
至少從明面上來看,陳從進已經是非常的寬宏大量,四個軍使有三個是原河東將領,這說明陳大帥沒把河東人當做敵人看待。
戰事已經結束了,大軍齊聚河東,人吃馬嚼的,繼續待著也沒什么意義了。
因此,陳從進下令,對契丹耶律撒剌和奚部阿護孤兩部騎兵,每個騎兵,賜錢兩貫,絹兩匹,并鐵鍋一口,茶葉五斤,鹽十斤。
這已經算是厚賞了,錢和絹雖然不多,但是其余賞賜的物品,可是好東西,而對于耶律撒剌和阿護孤,以及契丹奚部的高階將領,陳從進則是贈送了金銀器,蜀錦等一些奢侈品。
而在離開之前,陳從進又宴請了兩人,暢談未來,又說耶律撒葛和遙里娥二人的孩子都能滿地跑,長的很高了,話里話外,其核心的點就是一個,咱們都是自家人。
在送別二人后,陳從進心中感慨,二元統治就是這么燒腦,兩邊都很重要,就跟走高蹺一樣,平衡才是最重要的竅門。
而就在契丹奚部的騎兵相繼離開后,昭義軍大將馮霸倒是跑過來求見陳從進。
其當初自已投降時,就是聽信了陳郡王的話,說要討伐孟方立,結果現在河東打下來了,你陳郡王倒是把這些蕃胡騎兵都給解散了,人都走了,那不是說明要扶自已上位的諾是在騙自已嗎。
馮霸氣呼呼的說道:“俗話說,一諾千金,郡王如此舉動,那不是在誆騙某嗎?”
陳從進其實都不想見這個馮霸了,在決戰之前,昭義軍被李克用打的是全線崩潰,五千余兵力,到戰后一清點,就剩兩千不到。
這其中,一部分被殺,但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接開溜,反正交戰地和昭義鎮也不算太遠,說不定都有直接跑回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