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坦克,集群沖鋒時,騎兵的威勢是極為恐怖的,陳從進地處幽州,和奚人契丹相鄰,獲得戰馬比之內地軍州,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在其后,陳從進召見了靜塞軍游奕使趙克武,此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完全看不出任何跋扈之狀。
當然,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此人性子如何,接觸的時間長了,早晚會知曉的,趙克武對于陳大帥統一騎兵編制的想法,大加贊同,根本沒有反對的意思。
這個趙克武和劉世全說起來,也是沾親帶故,劉世全的二兒子,和趙克武的女兒定了親,這年頭,武人之間相互聯姻,守望相助,早已經是一種潮流了。
而在其后,陳從進正式下令,組建驍騎軍,全軍皆是騎兵,總騎兵人數在六千騎。
陳從進本想奢侈一把,搞個一人三馬的配置,一匹沖鋒陷陣用,一匹馱運兵器,家具,糧食,一匹平日里趕路用。
但是估算之后,一方面是目前馬匹的數量還有缺口,另外一方面,則是三馬配置,養著騎兵的成本實在太大。
馬匹缺口還好說,從各部搜羅一下,不行就借一點,再不行就出兵去奚人,契丹人的草原上打草谷,掠奪一批,但是養著騎兵,比建立起一支騎兵還費錢。
戰馬的重量個子都比人高,比人重,每天吃的東西也比人多多了,這馬還是個精貴的胃,粗糲的草還不能多吃,還得配些精糧細豆,混合著喂。
估算了半天,陳從進咬咬牙,下令,按照一人雙馬的編制,組建驍騎軍,陳從進調李旋化為驍騎軍兵馬使,趙克武為驍騎軍兵馬副使。
在驍騎軍重組完畢后,陳從進特意召來李旋化對其道:“李將軍出身將門,所學遠超尋常之人,驍騎軍交于將軍之手,本帥希望,驍騎軍能盡快磨合,形成戰力,當知,驍騎軍是咱們幽州鎮騎兵主力,將來,注定是要用兵疆場的。”
“末將明白,請大帥放心。”
“驍騎軍新建,軍卒尚未熟絡,切記要穩固軍心,也要注意和趙克武的關系,上下不合,是軍中大忌啊!”
“末將定然謹慎行事,還請大帥放心。”
隨著幽州徹底安定下來,雄平軍,靜塞軍乃至經略軍皆是長駐幽州,而越來越多的消息證實,三軍成為幽州的外營兵,已經成了事實。
一些軍士的家屬,開始陸續在媯州,薊州,拋售田地,房屋,搬到幽州去住,幽州作為盧龍鎮的政治中心,天然就會吸引各式各樣的人齊聚于此。
居住城中的百姓,很多都是不事農業生產的人,比如,官員,商人,讀書人,手藝人,小攤販,乃至軍士的家眷,只是這些人的聚集的越多,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市場會因人而繁榮,壞處便在于太多人涌入幽州,會讓幽州的產出,不足以供養這么多人,屆時,只能從外州調運物資,當然,現在考慮這事,目前還尚早了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必然會成為注定的結果。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