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幽州,其地緣格式,注定了幽州是處于防御奚人,契丹人的第一線,作為邊陲重鎮,在這段時間里,陳從進盡全力收集奚族和契丹的情報。
其實,相鄰幽州的,并非契丹部,而是奚部,在營州尚未內遷時,大唐的觸手是可以直接干預契丹與奚部兩蕃。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逐漸衰弱,奚部也時叛時降,雖名義上,黑紇支部奚王仍然是大唐饒樂州都督府最高長官,各部也都掛著州刺史的名頭,但在實際上,到了乾符年間,對于奚王已經很久沒有聯絡過了。
奚族如今大體上分為五部,奚王所在的部落,最為強大,也就是黑紇支部,靠近平州的是奧質部,比鄰檀州的是伯德部,在媯州以北的是奴皆部,也譯為梅支部。
在奚王牙帳以北,還有一個啜米部,剩下的還有一大堆小型部落,連記載都費力的那種,很多時候,都只是大體上進行一個統稱。
比如在原營州的地盤上,如今生活的部落,大大小小的部落,怕是不下百個,商隊統一譯名為撒里比鄰部,雖名義上是一個部落,但是內部仇殺,卻是極為頻繁。
在監軍到來后這段時間里,陳從進成天研究著草原當下的情報,雖然后世的時候,陳從進對奚人這個部族,幾乎沒什么印象。
唯一有點記憶的,或許就是看電視劇楊家將里面的蕭太后,好像蕭氏就是奚族人,但那時候的陳從進根本沒什么心思去細究這個。
幽州,比鄰奚族,契丹,了解這兩部,相對而,情報也會更多一些,陳從進仔細的了解了奚族和契丹后,再結合后世的印象,他可以大概率猜測出未來的遼國是如何建立的。
耶律阿保機一定是統一了契丹八部,再征服了奚族五部,也或許是這個奚族主動投靠,聯姻。
等這個阿保機建立遼國后,又經過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后,遼國以游牧騎兵,再有燕云十六州的漢人提供賦稅,工匠,其勢大增,可以說,終宋一朝的頑節,便是燕云十六州。
宋亡,在陳從進看來,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便是極為不利的地緣環境,遼國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渤海,高句麗故土,而且向南吃下了遼東半島和燕云十六州。
宋失去遼東和燕云后,諾大的中原毫無防備暴露在契丹騎兵面前,不得不在平原之地,囤駐大量兵力用以防備。
知道這個歷史,陳從進心中明白,他和契丹,定然是不死不休的結局,但好在,眼下的契丹,不是未來的遼國,中原雖然混亂,但在這一時期,僅靠幽州一鎮,就能壓制住奚族和契丹。
唯一可惜的是,找不到耶律阿保機,不然的話,派人干掉他,肯定能延緩契丹一統的時間。
進攻奚族,是肯定要干的,而且這仗,絕不是一戰兩戰就可以結束的,用兵的方向,看上去有三處方向,從西面媯州進攻梅支部,從檀州進攻,便是伯德部,從平州出兵,那便是奧質部。
這三條路,媯州,檀州的北面,是燕山山脈,行軍極為不便,因此,看似有三個選擇,實則最為合適的,便是從平州出兵,進攻奧質部,奪回早已內遷的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