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進轉了一圈,沒發現什么大問題,對韓佑此人還是比較滿意的,于是在離開前,特意賞了韓佑錢二十貫,上等絹五匹,以嘉其忠于任事。
而在其后,陳從進又到匠作院周邊的鐵匠鋪轉了轉,發現里頭大部分都是打著鐵鍋,制式簡單粗糙,每一家都表示這都是商隊的訂單,時間緊任務重,一日都不可松懈。
看著這些場景,陳從進雖然小腿發酸,但他臉上卻是露出會心的笑容。
對奚胡契丹,先用軍事打擊,再用政治聯姻,然后貿易加深相互之間的聯絡,對于上層,以繁華奢靡的生活進行腐化。
陳從進為了控制游牧,說實在的,也是絞盡腦汁,現在要說唯一差的一個點,就是對二部宗教控制力度不夠。
一想起宗教,陳從進心頭一動,自已當初答應菩薩,等此番大勝奚胡,就要給平安寺翻新一下屋頂。
這次北征,那收獲已經是大大的超出自已原先的設想,陳從進覺得,這其中,可能菩薩多少還是出了一點力氣的。
所以,他決定,平安寺一定要翻新,而且,為了平安寺未來的前途與發展,陳從進有必要為平安寺的僧人,尋求另外一條更光明的大道。
不是陳從進不想用道教,實在是道教太淡定了,傳教那肯定是要讓人信的,道士一天到晚,都是一副愛信不信的模樣,這去契丹傳教,說不定因為內容太高深了,還打不過原始的薩滿教。
一想到這,陳從進迫不及待的坐進馬車,隨后趕回府中。
一回去,陳從進便讓人請來阿護孤和耶律撒剌,并置辦了一點薄酒,邊吃邊聊。
酒過三巡,陳從進執盞而對二人道:“某有一愿,久藏于心啊。”
阿護孤聽到這,搶著開口道:“國公有何愿,我愿為之效勞!”
陳從進呵呵一笑,道:“某觀契丹,奚部,民風尚武,諸部之間,相互仇殺之事,屢有發生,每每思之,便覺可惜,可嘆。”
說到這,陳從進抬眼看了下二人,顯然,這兩人還沒體會到自已的精神。
于是,陳從進接著說道:“故,本帥以為,若能廣建佛寺,延請高僧,以佛法化導眾生,使知慈悲為懷,戒殺行善,則部族相安,黎庶得寧,此乃長治久安之道也。”
耶律撒剌和阿護孤聽后,面面相覷,契丹和奚族一樣,都是信奉薩滿,也就是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和自然神靈的宗教。
對于佛教,奚人部落由于更接近漢地,還有零散的一些部落信奉,但是契丹就不一樣了,幾乎沒有部落信奉佛教。
(注:契丹是在耶律阿保機建立遼朝后,為了穩固統治,才立佛教為國教的。)
陳從進見二人有些猶疑,于是笑呵呵的說道:“佛門是勸人行善,明因果報應的,今若于兩部中,擇善地,興土木,建剎宇,使部民朝夕聞鐘鼓之聲,久而久之,暴戾之氣自消,淳厚之風漸起,此亦有益于部邦久安,二位以為如何?”
耶律撒剌是知道佛教的,他內心對佛門還是很敬重的,聽到陳從進這般說,耶律撒剌想了想,點點頭道:“國公所有理,待回返契丹,便在迭剌部,修建寺廟,以供佛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