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朱有容率部一萬八千人,駐于潞城以南,大軍并未渡河,想來是上一次張公素對陣李茂勛,過了潞河后,大敗虧輸的下場讓朱有容心有余悸,因此,這一次,他不渡河,他要等著楊承榮渡河,或許他還能來一次半渡而擊之的經典戰役。
不過,楊承榮也不是傻子,河對岸朱有容虎視眈眈,嚴陣以待,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渡河。
雙方于潞城下,隔大河對峙,就是苦了潞城百姓,這才多久,又來一回,潞城知縣心中實在苦悶,他又不是神,哪猜的出來這一戰誰贏誰輸。
因此,潞城知縣那是緊閉城門,打定主意,沒有贏家之前,他絕不開門,誰派使者來,他都好好接待,低聲下氣,但是要開城,絕不答應。
雙方隔河對峙兩日后,二十五日,楊承榮突然拔營南下,朱有容不敢怠慢,當即跟著南移。
但是僅僅相隔一天,斥候急報朱有容,楊承榮所部,又掉頭往北而去,朱有容氣急,只得再次北返。
但是就這么一來一回,經略軍中,怨氣頓生,皆:“此戲耍我等乎!”
朱有容也知道軍中有怨,但是眼下這當口,敵動了,他總不能傻傻的守著河吧,而就在朱有容遲疑不決時,有部將建。
此人:“何不讓大軍后退,楊承榮想謀奪尊位,那他就必然要進攻幽州,如此一來,我等何不如以逸待勞,回撤幽州,坐等賊軍,否則這般上下阻擊,只會徒傷軍士銳氣。”
這個建議,看起來是很有道理,也確實不是什么歪主意,朱有容聽后,頓覺有理,畢竟,要是楊承榮再來一次這樣上下戲耍的招數,朱有容覺得,大軍的銳氣都會被折騰光了。
因此,在二十七日,朱有容下令大軍回撤五十里,而在朱有容撤退不久后,楊承榮得到確切訊息后,立刻下令大軍渡過潞河。
二十八日,楊承榮親率馬軍兩千騎,脫離步軍,先行追擊朱有容大軍。
要說起來,楊承榮此人膽識過人,總兵力都不及朱有容時,竟敢以弱擊強,僅率馬軍兩千人,便敢沖擊近十倍于已的軍隊。
而朱有容在得知敵軍以兩千騎脫離步隊,直沖自已而來,十分高興,大呼:“賊將失智矣!”
隨即下令,步軍停止行軍,列陣以防不測,同時將經略軍所部四千騎,分布于左右兩翼,又嚴令騎兵無令不得出擊,朱有容要等敵軍更近一些,再行圍殺,就算不能全殲,也要把這支騎兵留下大部。
只要打個開門紅,軍心士氣一上來,勝利也就唾手可得了,朱有容第一次感覺到,勝利就在眼前的滋味。
而這一仗只要贏了,其威望大增,各州軍將還有誰敢違抗自已,到時候,挑個刺頭,比如陳從進,再打殺一番,盧龍節度使這個位置,也就徹底穩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