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信息,來自一個又一個早已寂滅、甚至法則體系都與林楓的宇宙截然不同的“前代宇宙”。
林楓調動“道衍算法”的全部算力,將這些殘破億萬年的碎片,一點點地拼接、還原、破譯。
漸漸地,一個模糊而震撼的傳說,在他面前徐徐展開。
傳說中,在所有的“本源”之上,在一切“存在”與“虛無”之外,存在著一種無法被描述、無法被定義的生命形態。
它們被稱為——“超脫者”。
這些“超脫者”,已經超越了時間、空間、因果、乃至“創世”與“滅世”的循環。對于他們而,一個多元宇宙的誕生與毀滅,或許就如同凡人世界里一朵花的盛開與凋零。他們不是神,因為神依舊在“法則”之內。他們是真正意義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
傳說提到,一些“超脫者”為了某些不為人知的目的,或是純粹出于某種“娛樂”,會向無數新生的、有潛力的“混沌胚胎”(即宇宙的最初形態)中,投下自己的“意志印記”。
這些印記,形態各異。
有的可能是一件無上的神器。
有的可能是一段不朽的傳承。
還有的就是像“萬物詞條編輯器”這樣,一個具備極高成長性的“概念工具”。
這些“印記”被統稱為“超脫之種”。
它們的目的,并非奴役或控制,而是在億萬個不同的宇宙環境中,進行一場場浩大無邊的“社會實驗”。它們想看看,在不同的初始條件下,能否“培養”出一個新的、有資格踏上“超脫之路”的同類。
林楓一路走來的所有經歷,從廢柴逆襲,到掌控天道,再到定義宇宙,本質上,就是一場漫長得超乎想象的“資格認證考試”。
他所經歷的每一個劫難,戰勝的每一個敵人,做出的每一個抉擇,都是考卷上的題目。
而當他將整個宇宙打理得井井有條,創造出“道衍算法”這套完美的自洽系統,最終感到那陣“無敵的空虛”時……
他就已經完成了這張考卷。
所有的題目,都已答完,并且,取得了滿分。
那個來自更高維度的“共鳴”,不是農場主呼喚莊稼的信號,也不是主程序回收模塊的指令。
那是監考官,在通知考生:“考試結束,你可以離場了。”
那場外的世界,就是“超脫者”所在的地方。
林楓的意識,久久地沉默著。
憤怒、不甘、被操控感……這些情緒,如同冰雪般消融。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明悟,以及一種更為強烈的、對未知世界的向往。
原來,他不是棋子,也不是棋手。
他是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
而他所珍視、所守護的這個宇宙,就是他的“畢業設計”。
這個認知,讓他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他不再需要為自己“被安排”的命運而感到屈辱,反而生出一種強烈的自豪。他是億萬萬個被播種的世界里,那個成功“發芽結果”的優等生。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個“共鳴”傳來的方向。
那里,不再是冰冷的、未知的威脅。
那里,是新的,是通往更高層次的“校門”。
林楓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釋然,有期待,也有一絲屬于他自己的、不曾被磨滅的桀驁。
“考試結束了,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