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吸取秦朝滅亡教訓,實行休養生息。
百姓歷經戰亂,苦不堪。
國家經濟蕭條,急需恢復發展生產。
于是,他解甲歸田,勸民還鄉,釋奴為民,十五稅一。
他相信,每每朝代更替,新朝的皇帝皆會如此。
安民養民,方能保江山永固,社稷長存。
......
大清的船長,操作恰恰相反。
常道,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清的第一把火,點向了船上所有人。
清兵入關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撫百姓,不是恢復生產。
而是先搞“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在物理層面上進行篩選,符合企業文化的乘客。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選擇自由,愛留不留。
......
洪武年間。
朱元璋反復呢喃著: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突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整個人隨之暴怒。
“怪不得!”
他咬牙切齒地吼道:
“怪不得清朝的漢人,都是那種丑陋至極的禿瓢發型!”
原來是清兵入關時,清兵逼迫的!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清兵入關時的猙獰的模樣。
那些清兵,手持利刃,滿臉兇狠,逼迫著漢人剃發。
一時間,漢人的哭喊聲、哀求聲交織在一起,響徹云霄。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毀傷。
漢人怎么會同意剃發!
而漢人若是不從,清兵便頃刻間取人性命!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尸體堆積如山,曾經繁華的揚州城,變成一片人間煉獄。
朱元璋再次怒吼出聲:
“清兵,這是在虐殺!”
......
有人問,清朝為什么不效仿漢朝的做法呢?先攢攢口碑?
這正是清朝統治技術高超的體現。
劉邦和項羽,那是自家爭出來的英雄。
劉邦上位,叫順理成章。
但大清皇帝,得國不正。
攢口碑,哪有“邪修”來得快。
不是邪門歪道,而是一種更為激進、直接且高效的統治策略。
就拿“削發令”來說,從表面上來看,是文化沖突。
從根本上看,這是一場服從性測試。
要么乘客對新船長的政策全盤接受,要么就自己跳船滾蛋。
待船員和乘客篩選完畢,船長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挑選得力的水手,來管理船只。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