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閣老門生故舊遍布朝野,就連現在的幾位部堂大人,都曾是他的學生。
你以為憑你掌握的這些,能動得了他?
李文昌為何而來?你真以為只是查你?他是在保劉閣老。”
陸丞心中巨震,但面上不動聲色:“本官只問證據,不論權勢。”
“證據?”趙永仁嗤笑,“那些賬目,最多證明我送過錢,能證明劉閣老索賄了嗎?
能證明他為我謀利了嗎?官場上的冰敬,本是常例。
陸丞,你太天真了。
你扳倒我,扳倒范明遠周安邦,不過是砍掉了幾條枝蔓,真正的大樹你根本動不了。
反而會把自己搭進去。”
陸丞盯著他:“所以,你承認與劉閣老有牽連?”
趙永仁收斂笑容,陰惻惻地道:“我什么也沒承認。
陸丞,我勸你見好就收。
現在放手,或許還能留個全尸。
若再糾纏下去,哼……”
他不再說下去,但威脅之意溢于表。
陸丞不再多問,轉身離開地牢。
趙永仁的話證實了他最壞的猜測。
李文昌此來,首要任務恐怕真是為了保住劉閣老,切斷線索。
自己的改革,觸碰到了一個龐大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的核心。
壓力前所未有的大。
次日,李文昌再次召見陸丞,這次態度緩和了許多。
“陸大人,”李文昌道,“本官連日核查,范周二人之罪,證據確鑿,無可辯駁。
你依法查辦并無不當。”
陸丞心中并無喜悅,知道這只是鋪墊。
果然,李文昌話鋒一轉:“然,其所供述牽連其他官員之事,證據尚顯單薄,多為片面之詞。
且江南經此動蕩亟需穩定。
本官之意范周二人案可就此了結,押解進京由三法司最終定讞。
其余涉案官員,既無實據,便不宜再深究,以免擴大事端影響地方安寧。
你意下如何?”
這是要丟車保帥,斷尾求生了。
用范周兩人的命換來整個利益集團的平安。
陸丞沉默片刻,抬頭直視李文昌:“李大人,若依此議,則漕運市舶司之積弊,只清除了兩個主犯,其下屬胥吏背后庇護之人,依然逍遙法外。
如此,革弊如何能徹底?要不了幾年必然故態復萌。下
官恐辜負圣恩,亦愧對江南百姓。”
李文昌臉色沉了下來:“陸大人,你要懂得權衡利弊。
朝廷要的是江南的穩定和稅賦。
若因你一味深究,導致官場徹底對立,政令不通,甚至激起民變,這責任你擔得起嗎?
皇上和朝廷會如何看你?”
“下官只知道,粉飾太平的穩定,如同沙上筑塔,終難持久。”
陸丞語氣堅決,“唯有刮骨療毒,清除蠹蟲,方能真正長治久安。至于皇上和朝廷如何看,下官相信只要一心為公終有云開見日之時。”
“你。”李文昌勃然變色,“陸丞,你太固執了。
本官這是為你好,也是為朝廷大局著想。”
“下官心意已決。”
陸丞躬身一禮,“若大人認為下官有罪,盡可參劾。
但若要下官半途而廢,縱容奸惡,恕難從命。”
談判破裂。李文昌拂袖而去。
陸丞知道與欽差的徹底決裂,意味著最后攤牌的時刻即將到來。李
文昌必定會寫一份對他極為不利的巡查報告回京。
他回到書房,展開奏章,開始寫他任職以來最長、也可能是最后的一份陳情表。
他將江南積弊之深改革之難阻力之大,以及為何必須堅持到底的理由,盡數寫下,字字泣血句句鏗鏘。
寫完奏章,他喚來沈師爺和周武。
“這份奏章,連同我們掌握的關于劉閣老的所有線索副本,由周將軍你親自挑選絕對可靠的心腹,分三路日夜兼程送往京城。
一路送通政司,一路送都察院王御史,另一路……”
陸丞頓了頓,“想辦法遞進司禮監,直接呈送御前。”
周武和沈師爺都明白,這是破釜沉舟了。
“東翁,如此一來,可就再無轉圜余地了。”沈師爺聲音顫抖。
“事已至此還要什么轉圜余地?”陸丞目光決絕,“要么還江南一個真正的朗朗乾坤;要么,我陸丞便與這污濁一同埋葬。”
他走到窗前,望著陰沉的天空。
“接下來就是等待最終的審判了。”
什么欽差,陸丞一點面子都不打算給。
不過是官官相護的思想罷了。
而今天,他就要打破這官官相護狼狽為奸的規則。
這天下是皇帝的,而不是那些臣子的。
這些臣子想要殺他,那也得經過皇帝的同意。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他真正的靠山,是皇帝。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