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若楠的內心又燃起了小希望,她再三謝過阿帆又互加了微信,方才向酒吧外走去,走到門口她又折返回來。
“那張顧生的照片,可以給我么?”
阿帆很爽快:“拿去吧,希望你早點兒找到他。”
喬若楠寶貝似的把照片揣在懷里,回到旅館,屋內的燈全部打開,橘色的溫暖的燈,與照片中沐浴在暖色燈光下的顧生似乎相互呼應著。
照片中的他微垂著眼,嘴角似帶有一絲淺淺的笑,很放松,很清澈。
令她想起曾經某個秋日的下午,在老門東的一棵烏桕樹下,顧生說:“歲月靜好就是這樣吧,如果可以一直這樣就好了。”
那個時候喬若楠覺得他老氣橫秋的,一點兒也不像他的年齡,好像短短二三十年就是一輩子了一樣。
等待是漫長的,但也是卓有成效的。第二天一早,喬若楠便收到了阿帆的信息。
“應該是鎖定了,三個人里有一個說搞錯了,有一個沒理會,還有一個加上了,問什么樣的鑰匙包,我該怎么答復?”
喬若楠的心“撲撲”直跳:“你讓他直接來取,另外把他的微信推給我。”
“會不會看上去很突兀?”
“不會,除非顧生故意要躲開我,連他的朋友也要屏蔽我,我想不至于。”
很快,一個陌生的名片推了過來。
頭像是落日黃昏,名字是安,朋友圈為空,看不出任何性格特征。喬若楠試著加了一下,備注是“我是顧生在南京的朋友。”
隔了一個小時,對方并沒有通過。
喬若楠想了想,重新加了一次,這次備注了“顧生的貓達芬奇最近有些小狀況,想要和他聯系一下。”
可仍然沒有獲得通過。
喬若楠一邊等待一邊先去小賣部還掉了充電寶,又順便買了些零食和飲料。道謝以后還不忘把顧生的照片拿出來問一圈:“這個人,是這里的,請問有沒有見過啊?”
老板娘先湊過來看了一眼:“不認識,應該沒見過。”
中年男人也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實在是想不起來,要不你還是去侗寨那邊問問,那邊人來人往的,消息也靈通。”
“侗寨離得遠么?”
“不遠,有車去的,現在游客也挺多的,比以前方便多了。”
微信好友的申請仍然沒有反饋,喬若涵不再拘泥于等待,而是坐上了去侗寨的大巴車。
車行在一條窄窄的公路上,像在狹縫里探尋,隨時等待豁然開朗的那一刻。
路兩邊樹林里侗家的吊腳樓時隱時現,錯落有致。新奇的景色讓喬若楠暫時忘記了時間,不知不覺已到了侗寨的入口。
一座風雨橋橫亙在面前,過了它方得以進侗寨。這是她從來沒有見過的橋,瓦鋪成的頂,橋兩邊各有一條長凳,好似讓你坐著等人,年復一年,不懼風雨。
喬若楠想象著自己若是坐在那里等待,某一天的某個時辰,她一抬頭,就會看見顧生出現在面前。
走過風雨橋,再往里走,便能見到“仁義禮智信”五座鼓樓,這個季節游人也不少,喬若楠一時不知該往哪里走。
“細妹仔,來玩的哇?”身后有個女人的聲音響起,把她嚇了一跳,“要不要請個導游?”
喬若楠本能地搖了搖手,避之不及地往街邊閃去。女人也沒有窮追不舍,便又招攬其他的游客去了。
喬若楠跑得急了點兒,蹭到了路邊的攤子,一條蠟染的圍巾飄落到了地面。
是淡藍的底色,綴著粉色鳳仙。喬若-->>楠連忙撿起,不好意思地連連道歉:“對不住對不住,這條圍巾我買了。”
攤主是個面色白凈的奶奶:“細妹仔,沒事的,你真想要啊?”
“真想要真想要。”喬若楠急忙掃了碼,也不忘記拿出顧生的照片詢問,“奶奶,您見過這個人么?”
奶奶湊近看了看:“我們這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