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的商稅,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唐現在最賺錢的商,自然是從長安或者洛陽出發,一路向西,沿著絲綢之路去極西之地的大食、大秦(羅馬)等國。
這樣一來一回,最起碼也要一兩年的時間。
就算只是來往于長安和西突厥,也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當然。
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冒著巨大的風險,賺的自然也非常多。
不說百倍千倍吧,起碼十倍利潤是有的。
但問題是,大唐的商稅并不是一個固定的金額,而是一個比例。
不管是賺十貫錢也好,還是一百、一千貫錢也罷,大唐都要抽取七成的商稅!
這叫什么?
這叫百分比真傷!
李承乾嘴角扯了扯,不用想都知道一旦真這樣干了,商賈們恐怕真就要繃不住了。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沉吟道:“七成…有些多了。”
“朝廷收取商稅,講究的是一個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抽成太高的話,孤實在怕魚兒們都給抽死了”
眾人都是默默點頭。
“所以還得請殿下想個辦法才是。”
“臣等剛才粗略算過,如果真的可以抽取七成商稅的話,保守估計,我大唐的財政收入也能增加一大半!”
“這樣一來,無論是日后對外作戰也好,賑災修建民用水利工程也罷,都不用為錢發愁了。”
李承乾微微頷首。
商稅暗藏的巨大利潤,是絕對無法忽視的。
與其只想著搜刮窮苦百姓的那點糧食錢,不如把矛頭轉向商賈們,起碼他們是真的有錢,而且
而且還不會造反
百姓逼急了,是會造反的。
到時候他李承乾的腦袋在地上滾來滾去,可就不太妙了。
“所以問題的關鍵,又在怎樣才能讓朝廷正常抽稅,而又不會讓商賈們集體叛離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