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 第892章 封爵大典(中下)

      第892章 封爵大典(中下)

      賀從龍沉穩地走上前,向李徹作揖謝恩。

      李徹也同樣回以微笑。

      相比于前面三位,賀從龍的戰績看起來似乎沒那么逆天。

      和王三春同樣出自罪徒營,但他更多時候負責鎮守后方和后勤保障,這就導致其難以獲得戰功。

      但李徹并沒有因此忘記他的努力,仍授予國公之位。

      只是由于其戰績不夠耀眼,排在前面難以服眾,只能屈居第四名。

      襄國公的襄字,便是取襄助、成就之意,表彰其輔佐君王成就大業的功績。

      此等評價不可謂不高,也算是李徹對他做出的一個補償。

      賀從龍下去,懷恩繼續高唱:“陳平之,上前解封。”

      武將中唯一穿著儒袍的陳平之走上前,向李徹作揖行禮。

      懷恩頓了頓,開口道:

      “白袍儒將,奇正相生。

      運籌帷幄,用兵奇詭。

      北疆戍守,胡騎望白袍而遁;南征破陣,敵營見赤幟即潰。

      塞外奇襲,三千破萬;洛陽夜戰,一鼓定鼎。

      韜略冠世,文武兼資。

      封朔國公!”

      陳平之輕吐一口氣,開口謝恩。

      這位白袍鬼將很滿足。

      陳平之這一生,都在追隨楊忠嗣的腳步,年少時隨楊忠嗣征戰四方,學習兵法。

      待到楊忠嗣放棄復國,并讓桓國軍并入奉軍,陳平之便義無反顧地接過了桓國軍的大旗。

      如今功成名就,能與崇拜一生的大帥并列受封國公,無疑是李徹對他最大的認可。

      陳平之退下,懷恩下一個念出的人名卻讓滿堂文武皆驚。

      “霍端孝,上前聽封。”

      霍端孝明顯也有些發愣,隨后才從文臣隊列中走出。

      非軍功不封爵,這是幾百年來的硬性標準。

      前朝有所寬松,有不少文臣得了爵位,但都是停留在‘伯’這一等級。

      可以說,伯爵就是為有功的文臣專門準備的,而且必須是對開國有巨大貢獻的文臣。

      在奉國文臣中,如錢斌這樣的從龍之臣,陶潛這樣的大儒,都未能得封國公,大概率只是個伯爵。

      而霍端孝比起二人只是個小輩,卻能得封公爵,這讓滿朝文武都有些詫異。

      卻聽懷恩緩緩道出旨意:

      “經緯之才,王佐之器。

      既能運籌定策,決勝千里;亦可披堅執銳,親冒矢石。

      獻策定奉天之基,督戰成遼陽之捷。

      文可安邦,武能定國。

      朕每親征,必以中樞相托,從未有失。

      封輔國公!”

      輔國公,取輔佐君王之意,強調其定鼎社稷的宰輔之功。

      若是細細品來,霍端孝的確當得起這個名號。

      他從未錯過奉國任何一件大事,每次李徹的重要決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絕對算得上是李徹的謀主。

      而李徹對于霍端孝封公爵的解釋,并不止于此。

      人家霍端孝帶兵打過仗!

      征討契丹時,霍端孝是曾經作為一路統帥,加入戰斗的。

      而在其他戰場上,霍端孝雖然出手不多,但偶爾也會親自上陣殺敵,甚至有過斬將記錄。

      這樣的一位能文能武的謀主級人物,又帶過軍隊有過軍功,為何不能封公爵?

      于是,在聽過霍端孝封爵理由后,一眾文武皆是拜服。

      霍端孝板板正正地向李徹行禮,轉而退到文臣前列。

      “黎晟,上前聽封。”懷恩又喊--&gt;&gt;道。

      上百人側目之下,黎晟也是身體發抖地走上前。

      懷恩繼續念出黎晟的封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