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港島再一次從黑夜中醒來。
海面上的薄霧都尚未散盡,但是各大報攤前已是人聲鼎沸。
現在的人恐怕很難想象,在那個電視剛普及的年代,報紙還承擔著傳遞時政消息與新聞八卦主要的載體作用。
所以對于很多港島市民來說,每天一大早起來,湊到報刊面前去看看今天有什么新鮮事,就是一整天最主要的一個消遣了。
尤其是上班族,若是早起沒看報紙,到了公司里單聽別人說起八卦來,自己卻連一句嘴都插不上,可別提多難受了。
而正是報紙上的油墨氣味混雜著海港的咸腥,彌漫在港島特有的潮濕空氣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熱鬧的報攤早市。
不過,今天絕大多數的報紙頭版頭條,仍在咀嚼著這兩日的“鬧劇”,小林天望對麗的電視的收購企圖被英倫總部斷然拒絕。
沒辦法,誰讓小林天望的名氣大呢?而且他還將《亞洲日報》辦得那么成功,從其他報社的飯碗里,硬生生的搶了一大塊肉。
再加上這段時間,港島也沒有什么大的新鮮事,自然各大報社都樂得多炒一炒小林天望丟臉的冷飯了。
《星島日報》以辛辣的嘲諷口吻評論:“蚍蜉撼樹終成空!小林生一擲千金買佳人歡心,奈何英倫紳士不買賬!”
內文詳盡分析收購失敗的原因,并將之歸結為小林天望“年輕氣盛、不識時務”,更暗諷其妄圖以資本力量挑戰tvb霸主地位是絕對的無謂之舉。
很顯然,《星島日報》的立場一向如此,對小林天望就沒有一句好話,更不用說是正好碰到小林天望倒霉丟臉的時候,更是乘勝追擊,什么難聽的話都說得出口。
《東方日報》則更是延續其一貫的刻薄,標題赫然寫著:“暴發戶的滑鐵盧!麗的拒收,‘報復tvb’豪淪為港島笑柄”。
文章不僅渲染收購失敗,更將小林天望描繪成因“港姐黑幕”而失智的“多情闊少”,斷此舉暴露其商業判斷的致命短板。
沒辦法,在小林天望的《亞洲日報》橫空出世之前,港島最暢銷的本土日報就是《東方日報》。
現在好不容易逮著小林天望丟臉的新聞,又怎么能不狠狠打擊一下他的聲望呢?
就連平日較為中立的《華僑日報》,今天也以審慎的筆調分析:“資本沖動撞上牌照壁壘,麗的收購案折射新貴困境”。
在這字里行間,對小林天望的不看好與對其不自量力的潛臺詞也可以說是清晰可見。
左派的一些報紙,和《亞洲日報》,倒是恢復以往的調性,報道了其他的新聞內容,并沒有多在小林天望收購失敗這件事上過多的報道。
總的來說,今天港島的輿論場已經形成了這么一個慣性思維。
在他們看來,一向無往而不利的小林天望,這一次的失利是理所應當的,他們都在幸災樂禍,以及對tvb在電視行業地位穩固的默認。
然而,就在這樣近乎一面倒的喧囂中,一份報紙的頭版,卻是突然炸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在全港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滔天巨浪來。
《明報》!
素以嚴謹深度和金庸先生個人影響力著稱的《明報》,今日的頭版頭條,竟是一篇由金庸先生親筆撰寫的,鋒芒畢露的朝著tvb公然開炮的社論!
《明報》頭版社論:
標題:論壟斷之弊與公道之失——為呂瑞容小姐事,兼斥tvb苛待之尤
文查良鏞
夫港島之地,向以自由繁榮、法治公義自詡。電視廣播,乃市民精神食糧之重要來源,亦為文化傳播之公器。然觀今日無線電視(tvb)一家獨大之勢,其行其徑,實令人扼腕深憂!
近聞港姐季軍呂瑞容小姐解約風波,細節披露,錐心刺骨。
查某細究之下,但覺一股涼氣自背脊升起。tvb挾壟斷之威,行盤剝之實久矣!
其與旗下藝員所簽合約,條款之苛刻,約束之森嚴,已非尋常商業契約,直如賣身之契!
藝人青春有限,才華易逝,tvb坐擁平臺,截取廣告費之巨利如山海,反施于藝人者,竟如錙銖!
呂小姐以季軍之榮,欲爭一合理待遇,竟遭tvb高層方逸華女士威逼恫嚇!據聞現場錄音,方女士聲色俱厲,斥其“翅膀硬了”、“tvb規矩豈容討價還價”,更以天價違約金一百五十萬港幣相脅!
字字如刀,句句似箭,全無半點體恤之情,盡是資本傲慢之冷焰!查某不禁要問:此乃堂堂大臺待人之道乎?抑或恃強凌弱已成tvb行事圭臬?
更令人心酸者,呂小姐為籌措此筆“贖身”巨款,其父女二人竟被迫踏入財務公司之門庭!
照片為證,父女二人于昏暗門面之前,神色凝重,背影凄涼。此情此景,與tvb大樓之金碧輝煌、邵爵士慈善之名,何其諷刺!
tvb榨取之狠,竟逼得一個花樣年華之女子及其家人墮入“大耳窿”之險境,此非逼良為娼之行徑,又當何解?
查某執筆數十載,深知世間不平事多矣。然tvb此舉,已非單純商業糾紛,實乃以壟斷地位行不義之剝削!
其視藝員如草芥,待合約如枷鎖,攫取最大利潤之余,吝于給予創造價值者應有之回報。此風若長,港島文化創意產業之根基何在?公平正義之精神何存?
昔有:“不患寡而患不均”。tvb坐擁金山,卻對為其賺取金山之基石——藝人——吝嗇若此。
其合約之苛刻,報酬之低微,業內早有公論,豈獨呂小姐一人之不幸?無數默默無聞之藝員、幕后,掙扎于tvb森嚴等級與微薄薪酬之中,敢怒不敢者,又知幾許?
查某不才,深懼壟斷滋生驕橫,驕橫必致不公。今日為呂小姐鳴不平,更為無數受tvb苛待之藝人討一公道!
吁請社會各界正視此弊,敦促tvb改弦更張,善待為其付出心血之從業者。更望港府有關當局,審視電視牌照壟斷格局,引入良性競爭,以破此沉沉暮氣,還港島熒屏一片朗朗青天!
若任其如此盤剝,視藝員如牛馬,則港島引以為傲之自由與法治精神,豈非徒具虛名?
專此布達,切盼明鑒!
嚯!
此雄文一出!
足以讓全港震動!
不得不說,金庸就是金庸,骨子里的俠義之風,也讓這一篇炮轟tvb的檄文,充滿著“替天行道”之感,激起了每一個看到此文的港島人,對tvb的不滿來。
同時又輔以呂瑞容父女在財務公司門前愁云慘霧的照片,以及錄音中方逸華冷酷逼債的文字描述,“法庭見!”、“一百五十萬!一分不能少!”,一下就將tvb和邵逸夫與方逸華這些tvb高層全給推到了風口浪尖的位置上。
街頭巷尾,報攤前擠滿了爭搶《明報》的人,大家都在爭看這篇檄文,議論聲可以說是鼎沸。
“金庸大師親自開炮了!tvb這次太過分了!”
“逼人去借高利貸交違約金?tvb真是吃人不吐骨頭啊!”
一位中年婦人看著照片中呂父憔悴的面容,憤憤不平的叫嚷道。
碼頭工人休息時傳閱報紙:“以前只知道tvb工資低,沒想到合同這么黑,對季軍都這樣,那些跑龍套的怎么活?”
年輕白領在茶餐廳里看了也是直搖頭道:“查先生說得對,壟斷就是原罪。tvb又不是不賺錢,賺那么多,給藝人分點湯水都不肯?”
而在港島的藝人圈層里,無數tvb藝員,無論大小牌,私下都在傳閱《明報》,尤其是看到金庸大師在為他們搖旗吶喊,內心是真的五味雜陳。
呂瑞容的遭遇可以說是深深地刺痛了他們心中共同的隱痛。一些合約即將到期的藝人,心思也開始浮動起來。
甚至于,不少藝人的影迷會也開始陸續反應激烈起來,紛紛向tvb發信或致電,要求提高藝人待遇,抗議這樣對他們偶像的“吸血鬼合約”。
這時的港島已經開始逐漸興起粉絲文化,許多年輕的追星一族,一直都以為,自己家偶像活得肯定是很光鮮靚麗,收入很高的。
但是現在被《明報》曝光出來之后,這些擁躉的影迷們反應卻是尤為強烈,知道了自家偶像也在遭此tvb的苛待。
英資的那些大班當中,渣打、匯豐、太古等英資財團高層辦公室內,這份《明報》也被迅速送達。
他們眉頭微蹙,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
原本這不過是電視媒體領域的新聞,tvb和邵逸夫的處境,和他們也沒多大的關系。
但是,金庸的這篇檄文卻是直指壟斷,反而觸及到了他們某些敏感的神經。
畢竟,在麥理浩港督任期內,港島正在推動的“廉政”與“公平”氛圍下,此事若持續發酵,恐生枝節,容易裹攜著港島的一些民怨,波及到他們這些英資涉及到的其他壟斷領域。
不過他們也不瞎,知道金庸不可能好不好的突然跟神經病一樣朝著tvb開炮,背后肯定有主謀。
“邵爵士這次,怕是惹了一身腥。”
“呵呵!看他這次怎么解決了。我看啊!八成是小林天望和金庸暗中勾結在一起了。否則,怎么會小林天望前腳剛吃癟,后腳金庸就炮轟tvb……”
“小林天望也就這點本事了,看看們的這位邵爵士怎么處理吧?他還是有點智慧的。”
而對于一些華人大亨來說,他們不少人都和邵逸夫的關系不錯,也經常在tvb投放廣告,不由得都為邵逸夫擔心了起來。
包玉剛看完報道,對身邊的女婿嘆道:“逸夫兄在藝人薪酬上,確是一毛不拔得過分了些。金庸此文,句句誅心啊!你說我要不要打個電話,撮合一下二位,畢竟都是華人翹楚,鬧成這個樣子,不像話!”
但是他的女婿卻感慨一聲道“爹地!這事怕不是沒這么簡單,查生和邵生的關系向來不錯的,沒理由這樣突然發難的。恐怕是那位小林生在背后使勁了。”
包玉剛這才想起來,笑道“我倒是忘了這茬,看來是小林生出了大價錢,才使得動查生這根金筆。既然只是利益之爭,我就不煩人去當這個和事佬了。且看風云變化吧!這個小林生,法子倒是多得很啊!往往走一步看三步,既然他繼續針對tvb,就肯定很有后手……”
其他的華人大亨,也大多看出了背后的貓膩在,有心說和的人都像包玉剛這樣放棄了,反而大家都挺期待,小林天望要如何撼動tvb這棵電視界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