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靈寺考核大殿內,青玉長案上整齊陳列著八份五彩靈谷的培育成果。
其中一株靈苗尤為奪目,不僅芽尖較他人長出一寸有余,根系盤結如龍須,苗身流轉的五行靈氣更是圓融飽滿,生生不息。
相比之下,其余靈苗或萎靡不振,更有四份連芽都未能發出——龍虎福地占其三,農道院藤七亦在其列。
幾位道人面紅耳赤,他們雖備足五行精粹悉心培育,未料連最基本的發芽都未能達成。
玄稷真人執起那株獨秀的靈苗,眸中精光流轉:“單以發芽狀況論,首試魁首已見分曉。秦川所育靈谷不僅破土,更難得的是五行調和,若持續以此法培育,抽穗結谷亦非難事。”
他指尖輕撫嫩芽:“此株當評十分。”
轉而審視農道院荊狩的成果:“芽苗短半寸,然金氣過盛而土德不足,評八分。”
又看向苗雨生:“云雨滋潤卻火行微弱,七分。”
最后拈起稔秋的谷苗微微搖頭:“強以催熟之術破殼,雖得萌芽卻失了五行本真,此苗注定無法結穗,念你苦心,予六分。”
真人袖袍輕拂,剩余四份未發芽的谷種霎時黯淡:“余者皆零分。”
四位落敗者如遭雷擊。
首試零分意味著即便后續兩試全勝,總分亦難超越前四,天外機緣就此斷絕。
“接下來評閱道術文章。”玄稷真人將八卷玉簡置于案上,“為示公允,由兩位副組長與季主持共同品評,諸生亦可互觀。”
隨著一篇篇題目展露,殿內漸起波瀾:
《靈果時序催熟術的五行悖論——以“九轉火靈棗”為例的逆季節生長實驗》——稔秋
《地脈呼吸法對靈壤肥力的影響——基于三千六百次地氣吞吐實驗的實證分析》——蒲灰
《音律頻率與靈稻抗蟲性的相關性研究——論〈清心普善咒〉在稻田中的降害效果》——谷玲兒
《云雨訣五行變量調控:論癸水靈氣與乙木靈根的協同降水效率》——苗雨生
……
皆是深耕專業領域的精妙論述。
待念到秦川《淺論道術就是生產力——兼論農靈道術的提升,對于農靈作物養殖過程中提供的生產力優勢》時,滿座皆驚。
此文竟將農靈道術的提升拔高到經世濟民之境,又以天庭大道實例佐證,格局之恢弘令人側目。
季玉琪指節輕叩玉簡,眸中異彩連連。
這般單以題目上這一高屋建瓴的見解,已超脫尋常修士眼界,暗合當今天庭浩浩蕩蕩的大道演化。
她不由暗贊:小秦果有治才,教義理論有水平,天賦異稟有本事。
這個誦經會新來的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