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緊隨其后。階梯陡峭盤旋,向下行了約二十余丈,眼前豁然開朗。
坑底空間頗大,中央懸有一顆碩大的明珠,散發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將整個坑底照得亮如白晝。
而在坑底中央的土層中,赫然半埋著一件巨大的金色瓶狀器物!
目前僅露出頸部與瓶口部分,瓶身大部分仍被一種灰白相間、質感似石非土的凝固物緊緊包裹,想必就是那修士坐化后的死氣浸染形成的葬土了。
單從已顯露的部分判斷,此瓶若完全出土,高度恐逾兩米!
“好巨大的金瓶!”秦川不禁低聲驚嘆。
岳塵走到瓶旁,神色肅然道:
“秦師弟有所不知,此乃大周天庭時期器物的一特色——巨大。
大周紹繼遠古‘古神天庭’道統,舉世上下對遠古諸神與冥冥天道抱有極深信仰,各類祭祀活動頻繁。
其天庭之主不稱‘天尊’,而自稱‘天子’,意為‘天道之子’。
故而,大周年代尤其是官方制作的器物,多為祭祀天地、奉獻古神的禮器。
眼前這件,經我們廬山福地的考古宗師初步鑒定,應為大周末代天子——第六十四代‘未濟天子’時期,某處縣廟用于祭天祀神的禮器,名為‘蟠龍金凈瓶’。”
“大周末代未濟天子嗎……”
秦川凝神傾聽,腦中迅速回憶道學教材中所載。
大周天庭存世約八萬年,其開天之初的歷史充滿神話色彩。
道書史載初代“乾天子”是得了古神“鳳凰”入夢授命,說‘古神已死,天子當立’,遂應夢中天兆建立天庭。
但是否為真,卻是年代久遠,史料難考,后世多將前期歷史視為神話傳說。
而如今東勝考古學的意義,正是撥開這些神話迷霧,探尋歷史的真實面貌。
“我們的任務……”
岳塵指著金瓶上覆蓋的灰白色凝固物:
“就是運用手中工具,小心謹慎地清除這些堅硬的‘葬土結殼’,并拂去瓶身可能殘留的禁制與歲月積存的晦氣煞氣,讓這件萬年古物重見天日。”
他又向坑底另外三位正埋頭工作的道人簡單介紹了秦川。
交代完畢,岳塵便示意秦川可以開始工作。
秦川深吸一口氣,走到巨大的金瓶旁蹲下,心中懷著對古物的敬畏,左手持穩刮土刃,右手輕握去禁塵。
他先是仔細觀察了片刻瓶口附近葬土的紋理與質地,然后才小心翼翼地用刮土刃的尖端,試探性地輕輕刮向一處較薄的灰白色結殼。
同時,他的右手看似隨意地拂動去禁塵,塵絲若有若無地掃過剛剛刮過的區域,實則是在感應并清理可能存在的細微禁制殘余與煞氣。
他的左手手指,亦在不經意間,輕輕觸碰到了那冰涼而古樸的金色瓶身。
這可是真正來自萬年前,用于祭祀天道的禮器!
其中,是否會蘊藏著不為人知的奧秘?
或許,天蘊爐能給他答案?
秦川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幾分。
手指觸及剎那,便有了答案:
物品:蟠龍金凈瓶
萬年之前的周天庭縣廟禮器,用以供奉古神天庭十二古神之金神蓐收,受神廟法性浸染,內含金神之性,自成‘金寶瓶印法’,可提煉,亦可回爐為500法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