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法蘊!
秦川心頭劇震,氣息都為之一滯。這無疑是他迄今所見除天箓外法蘊最為磅礴之物,萬年文物,果非凡品。
單是那“金寶瓶印法”竟能與遠古十二正神之一的蓐收有所牽連,雖然只是祭祀的禮器,便可知此物來歷何等驚人。
蓐收,典籍所載,乃執掌金行的太古先天神祇,是大道法則的化身。
這等存在緣何隨古神天庭一同消逝于歷史長河,至今仍是懸案,如迷霧籠罩萬古。
心緒翻騰間,秦川并未急于提煉那浩如煙海的法蘊。
他深知自身修為尚淺,恐難同時承載多項提煉之功,須得循序漸進。
眼下,還是先專注于手中這兩件考古工具的融合為要。
他一面繼續那刮土去穢的細致活計,一面狀若隨意地向身旁的岳塵探問:
“岳師兄,既說此物乃周庭末年的禮器,那此處遺址,莫非是萬年前的一處祭天之所?”
岳塵聞,眼中掠過一絲驚異,贊道:“秦師弟果真靈慧,非我考古一門,卻能頃刻間觸及關鍵。不錯,宗師們對此確有數種推演。一者,認為此地或為古九川祭天神廟遺址,若能證實,于挖掘本地萬年祭天文化意義非凡;二者,推測乃臨時祭壇,因此處規制,略遜于標準縣廟禮制;三者……”
他略頓,微露憾色。
“或僅為周庭某位神官墓冢,仿廟制為己陪葬。然眼下諸物未全現世,真相猶未可知。”
秦川心下了然,天蘊爐所示“縣廟禮器”與“蓐收法性浸染”之,當是不虛,只不過,他也無法肯定,這處墓葬的來歷,畢竟也有可能是墓葬主人從何處弄來的縣廟禮器,陪葬在了自己墓穴里面。
只是此念關系到自身最大秘密,自不可為外人道,他只默然頷首,繼續請教些考古常識,同時心神內斂,引導著那兩股源自工具的技藝洪流。
約莫一刻光陰流轉。
技藝“辨土(基礎)”提煉成功!
技藝“去禁晦(基礎)”提煉成功!
剎那間,紛繁奧義如春水融冰,匯入心田。
土壤紋理之辨、年代風蝕之判、禁制殘痕之識、煞氣污穢之察……諸般法要了然于胸。
有著如此知識入腦。
秦川下意識的居然就回想起了自己鄉下老家牯牛鎮的那些土質,是否符合‘大墓’的土質標準。
這個念頭一生出來,讓他自己都下意識發笑:
“這個技藝到手,居然讓我直接擁有了積年老盜墓……咳咳……老考古人的眼光了。”
而且,
他這技藝還可以用天蘊爐加點。
假以時日,若是有多余法蘊,或者職業所需,將這辨土之藝提升上去,會否真的成為“一眼辨龍穴”“尋龍分金”的傳奇風水大師呢?
又多了兩門手藝。
他心中微笑。
再執那刮土刃與去禁塵,竟如臂使指,生出一種經年累月般的熟稔之感。
“咦?”
岳塵敏銳察覺秦川氣息微變,那持握工具的姿態,倏忽間褪盡生澀,轉為一種難以喻的老練沉穩,不由輕咦出聲。
他素知此子天資卓絕,否則焉能在那乙木青天訣上取得如斯成就?然此刻親眼見證,仍是心潮難平。
觀其此刻運使器具之精妙,去穢除禁之細膩,竟隱隱有自己幾分影子,亦夾雜著坑中其他同道的嫻熟痕跡。
“不過一刻光陰,竟能觀摩所有人,博采眾長?!”
岳塵心底駭浪翻涌,望著秦川那專注側影,仿佛看到-->>一塊絕世璞玉,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綻放出璀璨光華。
此子之于考古一道的悟性,恐怕猶在其農靈天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