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爺子繼續說,“尤其是在瓷器上,家學淵源從小就沒少摸好東西。”
這話一出,幾位大佬的表情明顯有了變化。
微笑點頭,態度友善,但那股掂量的意味更濃了。
家學淵源?
圈子里姓張的大家,有這么一號人物嗎?
沒人說話,但張泉能感覺到,無形的疑問在空氣里飄蕩。
他知道,胡老爺子這是在給他抬身份、鋪路子。
他也只能硬著頭皮,沖著幾位大佬挨個點頭問好。
“錢總好。”
“李老好。”
短暫的介紹后,大家又散開,自由交流。
氣氛很隨意,就像朋友間的茶話會。
有人從隨身的包里拿出個小錦盒,打開來,是一塊古玉。
旁邊的人湊過去,也不上手,就那么隔著看,然后開始品評。
“這工有漢八刀的味道啊。”
“皮殼也對生坑的不錯。”
張泉就在旁邊聽著,也不插話。
他發現,這里每個人都懂行,而且拿出來的東西,沒一件是凡品。
不是說多貴,而是“開門”,都是真東西。
這可比在古玩市場里淘寶貝刺激多了。
那里的樂趣是沙里淘金,這里的樂趣,是神仙打架。
這時,一個五十歲左右,穿著中式對襟衫的男人笑呵呵地走到了圈子中央。
他手里托著一個紫檀木的筆筒。
“幾位老哥幫小弟掌掌眼。”
胡老爺子給張泉遞了個眼色,低聲說:“寶木堂的錢總,主做明清家具的自己也收雜項。”
張泉點點頭。
那個筆筒被遞到了胡老爺子手里。
筆筒包漿厚重,顏色深沉,雕的是竹林七賢圖,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好東西啊!”
“錢總你這又是從哪收來的?”
“這雕工刀刀見精神!”
“清中期的風格沒跑了。”
眾人一片贊譽。
筆筒在圈子里傳了一圈,最后到了張泉面前。
他雙手接了過來。
他學著別人的樣子,仔細觀察。
同時,心里默念,發動了異能。
物品:小葉紫檀筆筒
年代:清.乾隆
價值:估價18萬-25萬
備注:該物品于近代有一次精修,在嵇康人物像左側竹林處存在拼接,修復工藝極高,肉眼難辨。
果然!
張泉的瞳孔縮了一下。
他的視線里,筆筒上那個位置,出現了一條極其微弱的紅線。
這條線,就像頭發絲一樣細,完美地隱藏在了竹林的雕刻紋路里。
如果不是異能提示,他就算把眼睛看瞎了也發現不了。
這修復技術,也太牛逼了吧?
簡直是天衣無縫!
現在,問題來了。
說,還是不說?
說了,可能會得罪這位錢總。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指出人家的藏品有瑕疵,這跟打臉有什么區別?
可要是不說……
胡老爺專門帶他來,不就是為了讓他露一手的嗎?
要是全程當個悶葫蘆,那今天就白來了。
他偷偷看了一眼胡老爺子。
胡老爺子正端著茶杯,慢悠悠地喝著,但眼神的余光,一直落在他身上,帶著一絲鼓勵。
張泉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