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能只靠著瓷器和玉器吃一輩子。
今天趙坤能拿出黃花梨,明天就可能有人拿出紫檀、拿出沉香。
他的知識邊界,就是他的能力邊界。
必須盡快拓寬自己的眼界和能力!
張泉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胡老爺子發來的那份沙龍名單上。
他的手指,緩緩滑過一個名字。
“馬未都——京城木器大家,觀復主人,尤好明清家具。”
雖然此馬未都非彼馬未都,但這個頭銜,已經說明了一切。
一個念頭,在他心里瘋狂生長。
這次沙龍,不僅是他的“揚名之戰”。
或許,更是他的“拜師之戰”!
趙坤,你等著。
等我從這個沙龍回來,咱們再好好玩玩!
趙坤就像一塊卡在喉嚨里的魚刺。
吐不出,咽不下。
惡心。
張泉把手機扔到一邊,起身在小小的出租屋里來回踱步。
焦慮。
一種前所未有的知識焦慮感,像無數螞蟻在他心頭啃噬。
他之前太順了。
靠著異能,在瓷器和玉器領域幾乎是降維打擊。
看一眼,答案就跳出來。
真假、年代、價值,一目了然。
這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趙坤這一巴掌,把他扇醒了。
不行。
絕對不行。
光知道答案,不會解題過程,在真正的行家面前,就是個笑話。
他必須把“解題過程”補上!
第二天,張泉天不亮就起了床。
他沒去古玩市場,而是直奔江城最大的圖書館。
不是新館,是老館。
那種墻皮斑駁、散發著舊紙張和樟腦丸混合氣味的老建筑。
他一頭扎進了歷史文獻和考古類目的書架區。
《中國古代銅器鑒賞》、《明清家具研究》、《中國書畫鑒定綱要》……
一本本厚得像磚頭一樣的專業書籍被他搬到桌上。
翻開。
看。
一個字一個字地啃。
從青銅器的銹色、紋飾、銘文,到明式家具的材質、榫卯結構、包漿皮殼,再到古畫的紙張、墨色、印章……
他像一塊干涸的海綿,瘋狂吸收著水分。
枯燥嗎?
對普通人來說,枯燥得能讓人睡著。
但對張泉來說,這簡直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
因為他有“外掛”。
書上描述“宣德爐”的銅質如何精良,色澤如何內蘊。
他立刻從兜里掏出手機,在網上搜出一張高清的宣-德-爐拍賣圖。
視線凝注。
仿品,現代工藝,黃銅鑄造。
信息在腦中一閃而過。
他皺眉,繼續翻。
又一張。
仿品,民國時期,銅質尚可,皮殼為后期做舊。
再翻!
終于,一張在嘉德春拍上成交價數百萬的“沖天耳三足爐”。
明宣德,沖天耳三足爐,真品,雪花金銅質,皮殼栗殼色,寶光內蘊,估價:人民幣400萬-600萬。
成了!
就是這個感覺!
當異能給出的“真品”信息,與書上那些“寶光內蘊”、“栗殼色皮殼”的描述重合時,張泉的大腦仿佛瞬間被電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