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與譚夫人交流過后,??蔣明菀就再沒有關注過譚家的事兒了,一直等入了秋,這才斷斷續續的聽到消息,??譚家和盧家訂了親。
定親那天,蔣明菀和徐中行都在邀請人之列,上門的時候,譚家別提多熱鬧了,一點也看不出之前輿論風暴中心的樣子,大家都樂樂呵呵的恭喜譚夫人喜得佳婦。
譚夫人笑的合不攏嘴,??前后招呼客人,??都來不及和蔣明菀她們這些相熟的人說幾句話。
直到最后送他們離開的時候,譚夫人這才抽空和蔣明菀說了幾句:“之前我聽了你的話,就把這事兒和我們老爺說了,??我們老爺說你考慮的很是,便與盧家人一起找了一位高僧合了八字,??正是天作地和的大吉之兆呢。”
看著譚夫人高興成這樣,蔣明菀也跟著笑了笑:“那我就先在這兒,??恭喜夫人了。”
譚夫人笑著客氣了幾句,但是能看得出來,??眼角眉梢還是透著喜氣的。
等從譚家出來,高夫人這才問蔣明菀:“你和她說了什么?”
蔣明菀把之前的事兒和高夫人說了一遍,??高夫人聽了輕笑一聲:“彭夫人還真是沒有估錯,譚夫人的確容易受人蠱惑。”
蔣明菀雖然心中也覺得這話不錯,但是面上還是只是笑笑沒有多。
高夫人見她不說話,也就不在這個話題上多,??轉而道:“如今這個智云尼姑倒是越發勢大了,??前幾日我聽人說,??她又開了一場法會,其中光是布施銀子就不直到收了多少,說是要給廟里的佛像塑金身呢。”
蔣明菀聽著這話微微蹙眉,給佛像塑金身倒不是說打個純金的佛像,而是給佛像身上刷金漆,看著華美,但是追根究底,卻也花不了多少錢,那么剩下的又去了那兒呢?
蔣明菀下意識覺得這個問題應該不小,不過當著高夫人的面,還是沒有多,只笑道:“說起來也是善事呢。”
高夫人看著蔣明菀笑意吟吟的臉,也笑了笑,竟也有了幾分心照不宣的意思。
智云尼姑的事兒著實在廣寧府熱鬧了好幾日,蔣明菀在一邊冷眼看著,也沒有摻和。
只是將那些和智云尼姑親近的人家都暗暗記了下來。
不過很快蔣明菀也就沒這個心思管這些了,揚哥兒秋闈的日子到了,同時他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過定的日子定在了秋闈后,蔣明菀和徐中行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讓蔣明菀上京一趟。
因此入秋沒多久,蔣明菀就往京城去了。
一回生二回熟,這次蔣明菀也適應了許多,很快到了京里,同時到的,還有揚哥兒中舉的消息。
蔣明菀接到消息自然高興,不過孟家那邊就更高興了。
畢竟成親的對象是秀才還是舉人可是大大的不同,尤其是十八九歲的少年舉人,那更是不一般。
孟夫人拉著蔣明菀的手說了一籮筐的話,話里話外的都是對揚哥兒的夸贊。
蔣明菀也就笑著聽著,不過她心里考量的,還是這次京中的變化。
那位王貴妃,不出意外的失了孩子,與此同時,也失了圣寵。
而那個蔣明菀前世十分熟悉的吳姓寵妃,此時也冒了頭,不過如今也不只是個嬪位,并不怎么顯眼。
蔣明菀心里琢磨到底是誰出的手,但是琢磨到最后又覺得自己白擔心,不管是誰出手,反正和她關系不大,而那人也定是落不到好的,畢竟這位皇帝的掌控欲,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來的。
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做這些小動作,不查出來還好,若是查出來,那肯定……
蔣明菀想到這兒欲又止,不敢再深想下去了。
如今這個情形,還是先老老實實做好自己,就和二哥說的那樣,莫要行險。
這話她當時也和徐中行說了,可是徐中行聽了之后神情卻十分平淡,只是點了點頭,說了聲知道了。
蔣明菀想到這些,忍不住皺了皺眉,她當時覺得二哥這話定然是存了別的意思的,可是看著徐中行的神色,又仿佛看不出什么,她最后只能按下這個心思。
反正她確信,徐中行并非顧前不顧后的人,二哥都能看出來的事兒,他沒理由不清楚,而且現在他還有他們這一家子,行事定然更會謹慎。
想到這兒,蔣明菀心中嘆了口氣。
過定這天,孟家十分熱鬧,而徐家也很給孟家面子,定禮準備的十分周全。
揚哥兒在定禮的前一天已經從老家趕了過來,蔣明菀再一次見到兒子也很高興。
快一年不見他,他高了許多,身體也結實了許多。
談間還是滿滿的自信,但是卻并不顯得輕浮惹人討厭。
不過蔣明菀卻能看得出來,他行事到底比以往穩重了許多。
后來蔣明菀問他才知道,這回他參加秋闈,認識了許多同科,也見識了魯地的文風,廣博了眼界,再加上他自己這回的排名只在中上,因此也就越發沉下了心思,開始正視自己的不足。
蔣明菀倒是覺得這樣挺好的,少年人再得意,也總得長大,而長大了,總會面對這樣或那樣的遺憾和挫折,提前讓他感受一下,總是沒有壞處的。
不過過定的這一日,揚哥兒還是十分高興的,哪怕去了孟家之后,被未來的岳父當成吉祥物一樣拖出來給各家大人觀賞,他也樂呵呵的十分配合。
等到定禮結束回家的時候,揚哥兒更是一路上就沒個停嘴的時候,一直在和蔣明菀說宴會上的事兒,聽得蔣明菀都有些煩了,恨不得找人捂了他的嘴。
不過好歹是自己兒子,蔣明菀也只能笑瞇瞇的聽著他眉飛色舞的說話。
過定了之后,成婚的日子也定了,日子就定在一個月后,成婚之后,直接回廣寧府,等到地方的時候,時間也差不多。
蔣明菀掰著指頭算日子,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徐孟兩家的婚事也算是一件大事兒了,成婚當日,來了不少人祝賀,有徐中行的同科同鄉,還有交好的友人,蔣明菀認識其中大部分,還有少部分不認識,幸虧張懷提前和她說過一回,這才沒鬧出笑話來。
這一日蔣明菀也換上了一身早就做好的華麗襖裙,進進出出的不知多少人上前來恭喜她,蔣明菀笑的臉都僵了。
幸好蔣夫人派了人過來幫她,不然蔣明菀還不知道忙成什么樣。
同時徐家也來了人,徐中行的大哥徐中德且不說,蔣明菀的大嫂劉氏卻是幫了很大的忙。
她是個做事十分麻利的婦人,一來就和蔣明菀道:“
接人待客上的事兒我可能不大懂,但是灶上的活計我還是能做的,弟妹,你也別和我客氣,有什么事情吩咐就是了。”
蔣明菀聽著這話也是心里一熱,不過卻也不好意思讓大嫂為了自家的事兒太忙碌,只笑著道:“大嫂的情分我領了,但是灶上忙碌,怎好叫大嫂獨個操心,這樣吧,我把我跟前的玉蘭給你使喚,大嫂看著有什么不好的,只管吩咐她一聲便是。”
劉氏聽了這話沒有不應的,笑著點了點頭。
蔣明菀看著劉氏離開,心中也是嘆了口氣。
劉氏這樣的女子,配徐中德還是真的委屈了,若非徐中行出息,帶起了整個徐家,劉氏這輩子不知又要受多少的罪。
劉氏也果然沒有胡亂夸口,她在灶上的確是把好手,只是兩三下便理清楚了其中頭緒,菜單,需要采買的東西,更是十分迅速的整理了出來。
等到成婚當日,酒宴就沒有人不夸的,甚至蔣夫人都拉著蔣明菀的手道:“你這個大嫂真是個能干的,今日的席面不錯。”
蔣明菀聽了也高興,笑著道:“大嫂她本就是灶上的一把好手,之前在家的時候,哪家成婚都想請她過去管事兒呢。”
蔣夫人聽了笑著點了點蔣明菀的鼻子:“倒是叫你撿了個便宜。”
蔣明菀笑著靠在了母親身上,心中卻是格外的寧靜。
現在揚哥兒應該已經到了孟家吧,她的揚哥兒,也終于要長大了。
等到新娘子迎進門,家里又是一番熱鬧,蓁姐兒是跟著去孟家娶媳婦的,如今回來,也和蔣明菀學了一遍當時的情形,結果還沒說完,人已經進來了。
徐中行不在,因此拜高堂的時候,也就只能拜蔣明菀了。
蔣明菀坐在高堂之上,眼含熱淚看著兒子與新婦行了大禮,心中又是激動又是忐忑。
如今,算是徹底與前世不同了,那之后,每個人的命運又當是如何呢?
看著新婦被人扶了下去,又有人上前來給蔣明菀道喜。
蔣明菀拭了拭眼淚,面上迅速恢復了正常,但是心中,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這一日蔣明菀忙了個天昏地暗,等到終于送走了最后一個客人,她也松了口氣。
海棠扶著她往后院走。
蔣明菀看著院里來來往往的仆役,低聲道:“揚哥兒如今在哪兒?”
海棠抿著唇一笑,柔聲道:“已經去了后頭了。”
蔣明菀一晃神,很快又忍不住笑了笑,道:“沒喝醉吧?”
“太太放心,有人看著呢。”
蔣明菀點了點頭,有想要問些什么,可是卻又突然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了,如今也已經娶了媳婦了,自己做母親的,日后倒是不必管的太多了。
想到這兒,蔣明菀嘆了口氣,然后又笑了笑:“好好好,他們夫妻倆過得好就好。”
等到三日回門之后,蔣明菀就帶著這對新婚的小夫妻南下了。
原本按著規矩,應當回到南邊再拜堂的,可是徐中行想了想卻并沒有這么做,一方面他是覺得如此行事太過繁瑣,還有就是怕路上生出什么波折來,因此索性就讓在京里拜了堂,不過等到了地方,還是要再拜一次的,畢竟徐中行這兒正經公公可還沒喝到茶呢。
如此行事,倒是讓孟文茵輕松了許多,哪怕上了船,也不必和新娘子一樣被困在船艙,反倒是被揚哥兒領著在外頭看各種江景。
孟文茵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這個讀圣賢書出身的夫君,竟然如此把規矩不當回事。
晚上拉著她溜去廚房偷吃東西都是輕的,有一次船舶停靠在岸邊,他還差點帶著孟文茵女扮男裝出去逛街。
后來被婆婆發現了,孟文茵還緊張了一下,生怕婆婆因為此事訓斥她,沒想到婆婆只是不疼不癢的說了揚哥兒幾句,便讓他多帶了幾個護衛一起下船了。
孟文茵走到街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她以為她的母親已經足夠寬仁的了,畢竟可以容忍她許多不著邊際的奇思妙想,但是沒想到,她的這個婆婆,比她母親還要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