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捋著胡須,緩緩點頭道:“有自然是有的,只是這成本.......”
李琚現在聽到成本兩個字就頭疼。
以前的時候,他總覺得,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
但現在,他已經深切的認識到了他以前的見識有多淺薄。
如今的西域,就是個無底洞,投進去多少錢都不夠這個無底洞吞的。
錢啊,錢啊!
什么事情一和錢掛上鉤,就成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事到臨頭,他也只能硬著頭皮,朝李林甫拱手道:“還請叔公賜教!”
“這中策嘛,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關鍵就看殿下拉不拉得下臉來。”
李林甫悠悠出聲,眼中閃爍著算計一切的驚芒。
李琚嘴角一抽,無奈道:“叔公就別賣關子了唄。”
聽見這話,李林甫頓時面色一沉,整個人嚴肅起來,沉聲道:“所謂中策,其名有三。”
他伸出三根手指,沉聲道:“其一,加緊補種夏糧,多屯糧草,以備不測。其二,密令宋寧,嚴密監視吐蕃動向,最好再從龜茲派遣一位心腹大將過去協助宋寧。其三.......速遣精干信使,將此間情由密報長安求援!”
“求......求援?”
李琚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有些錯愕。
還能這么玩嗎?
他說自己是大唐的藩王,那是托詞啊,全天下誰不知道他和李隆基已經水火不容?
而李林甫看見李琚的表情變化,臉色則是前所未有的嚴肅起來。
他點點頭,肯定道:“不錯,向長安求援。”
頓了頓,他話鋒一轉道:“正如殿下所,西域如今名義上還是大唐治下,更遑論,殿下與圣人還是父子,哪怕如今父子相疑,也影響讓朝廷知曉吐蕃動向,占據大義名分。”
“這.......”
李琚有些為難起來,總算理解了李林甫那句你要是拉得下臉來是什么意思。
向李隆基求援,這種策略,他縱然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想得出來。
他抿了抿唇,沒有在這個話題糾結,轉而問道:“那下策呢?”
“下策嘛.......殿下可知戰國舊事合縱抗秦?”
“合縱抗秦?”
李林甫點點頭,沉聲道:“昔先秦時期,秦國勢大,蘇秦以合縱之術,聯合六國以抗強秦。”
“今吐蕃占據高原地利,東侵大唐,北侵西域,西侵大食,南侵天竺,與當年虎踞關中,以函谷為天險之強秦何其相似?”
“惜蘇秦可佩六國相印,今我西域何不聯合大食,大小勃律,羊同,黨項等國,共扼吐蕃?”
李林甫一番話說完,李琚不禁又是嘴角一抽,忍不住嘆息道:“果然是下策。”
李林甫點點頭,附和道:“的確是下策,吐蕃與秦最大的不同,便是函谷關還有可能被攻破,但吐蕃的地利,近乎無解,除非以吐蕃制吐蕃,不然尋常漢民上去高原,輕則上吐下瀉呼吸困難,重則窒息而死。”
李琚沉默了一下,沒有說話。
因為這個問題,他也沒辦法解決。
別說他了,自唐至清,乃至于整個封建社會結束,整整一千多年的時間,中原王朝對于高原的統治,都一直是個大問題。
所以,這暫時是個無解的難題。
沉默一瞬,他嘆了口氣,緩緩道:“就以中策為準吧,有勞叔公上書中樞求援,至于查探吐蕃動向之事,我會讓封常清親自走一趟于闐。”
“行!”
李林甫對于這個結果,仿佛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