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李琚再次提起正事,李林甫表情立即嚴肅起來。
他沉吟片刻,點頭道:“殿下所慮極是。”
頓了頓,他肅然道,“羈縻之策,貴在潛移默化。確需授其職,享其利,方能收其心。只不過,如今西域財政緊張,各方面都需要用錢。若是大規模授職,其俸祿,府宅,安置皆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老臣以為,不妨暫受虛職,待大食的贖資抵達,再授其職事官,殿下以為呢?”
“叔公深謀遠慮,便依此計。”
李琚想了想,也沒拒絕,畢竟內政方面,李林甫確實比他強太多。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還是比較放心的。
于是,他果斷跳過這個話題,繼續說下一件事。
兩人就這樣邊走邊談,從軍政、民政、談到教育、科技。
從屯田網絡如何沿河擴展以支撐更多人口,到商路稅收如何更合理分配以充盈府庫,再到各羈縻邦國如何逐步推行唐律、設立州縣........
每一項都關乎西域能否從一塊強軍割據之地,真正蛻變為根基深厚,生機勃勃的強大國家。
李琚心中那份源自掌控力的安全感,也在這務實的規劃中愈發穩固。
就在兩人談興正濃時,王勝忽然步履匆匆而來。
他將一封帶有河西節度使府特殊火漆印的信函遞上,神色凝重道:“殿下,河西王倕將軍,八百里加急密信!”
“河西,八百里加急?”
聽見這話,李琚與李林甫不由得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疑惑。
河西近來并無戰事,朝廷在幾次三番威逼利誘不成之后,也對王倕采取了放養態度。
能有什么事情,需用“八百里加急”呈送?
但疑惑歸疑惑,李琚還是接過信,迅速拆開看了起來。
信是王倕親筆,字跡李琚一眼就能看出。
可上面的內容,卻是讓李琚忍不住愕然了片刻,隨即嘴角便泛起了一抹冰冷的,充滿不屑的冷笑。
“呵.......好一個‘顧念舊誼,共謀大局’!”
李琚冷笑著將信看完,隨后遞給李林甫,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道:“叔公請看,長安那些關隴世家的‘老朋友’,竟繞過了長安中樞,通過王倕向咱們遞來了橄欖枝。”
李林甫快速瀏覽信件,也不禁眉頭微蹙。
信中的內容并不復雜,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很簡單。
就是在說如今長安局勢波譎云詭,關隴各家深感憂慮,不愿再與西域為敵,只望能“捐棄前嫌”,與李琚“重修舊好”。
所以,便請了王倕為中間人,作為說和。
此外,信上還附有各大世家的承諾。
各大世家應允,若李琚愿意摒棄前嫌,他們可在物資轉運、情報傳遞乃至必要時“穩定”長安局勢等方面,為西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只求未來李琚若能重返中樞時,能網開一面,保全世家門楣。
見李林甫看得眉頭緊皺,李琚不由得冷笑道:“兩面押寶,首鼠兩端,不過是這些世家門閥一貫的保命伎倆罷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