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交煎,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疲憊與憤怒。
“為什么,都要逼朕呢?”
良久,他忍不住低聲自語,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絲令人心悸的森然。
只是,問了一句后,他的面色便再次黯然下來。
“也罷,也罷,朕也太久沒動刀了。”
“這江山,終究還是姓李,你既有先祖太宗之能,朕為你鋪平道路,也未嘗不可.......”
他閉上眼睛,呢喃了一句除了他自己之外,無人能聽得懂的話.........
與此同時,此刻的儀鸞殿內,依舊是燭火通明。
只是,那跳躍的燭火,卻驅不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武惠妃呆坐在妝臺前,銅鏡中映出的容顏,即使敷了厚厚的脂粉,也難掩那份憔悴與驚惶。
高髻上步搖的金穗,隨著她細微的顫抖,發出細碎而慌亂的聲響,如同她此刻的心跳。
“議功敘賞......議功敘賞........”
她又一次呢喃著這四個字,這四個字,仿佛魔咒,抽干了她最后一絲僥幸。
李隆基這道旨意,無異于將長安城那沸騰的民意之火,潑上了滾油!
“娘娘........”
就在這時,牛貴兒的腳步無聲地進來。
武惠妃回過頭,望著牛貴兒,淡淡道:“說!”
牛貴兒趕忙躬身一禮,旋即稟報道:“娘娘讓奴婢去查的事情,已經查清楚了。”
武惠妃簡意賅道:“講!”
牛貴兒點點頭,沉聲道:“楊釗此人,確為楊珣之子,此人在蜀中為吏多年,政績平平,但......但極善鉆營。去歲楊駙馬串聯御史臺之事,幕后推手便是此人。近一年來,楊駙馬府中許多大小事務,皆有此人手筆。”
“政務平平,極善鉆研,卻又能替楊洄解決那么多難題?”
武惠妃瞬間皺起眉頭,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異樣。
一個在蜀中經營多年卻平平無奇的人,何以一到長安,就能精準地攀附上楊洄,甚至能左右其行事?
這絕非巧合!
莫非,這其中還有別的隱情?
她皺眉沉思,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對勁,可又說不上來哪里不對勁。
牛貴兒看出了武惠妃的心思,小心翼翼的提議道:“娘娘,既然無法確定,那要不要.......”
牛貴兒說著,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
看著牛貴兒的動作,武惠妃眉頭頓時皺得更緊。
但思慮再三,還是搖了搖頭道:“不可,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那楊釗既有此能耐,當為我所用。”
頓了頓,她吩咐道:“派人盯緊他即可。”
“是!”
牛貴兒聞,倒也沒再繼續多說,反正他就是個閹人,一切都聽主子的。
應了聲是后,他便準備離去。
但就在這時,武惠妃的聲音再度傳來:“去,告訴楊洄、李晦他們,本宮已有了定計,讓他們明日午時,老地方候著!”
牛貴兒腳步一頓,沒再回頭,匆匆而去。
頃刻間,殿內重歸死寂,武惠妃卻再也坐不住,像困獸般在殿內焦躁地踱步。
“陛下啊陛下,你千不該,萬不該啊.......”
她忍不住喃喃,心頭涌起一股強烈的怨毒。
當初構陷三王,分明是李隆基默許,是他一手推動!
如今事敗,他卻想用一句輕飄飄的“議功敘賞”來安撫民意,將所有的污名和罪責都甩到她武惠妃和關隴世家頭上?
憑什么?
她為他生兒育女,為他固寵多年,到頭來,竟要成為他帝王心術下的棄子祭品?
休想!
這滔天的怨憤,壓倒了最后一絲對帝王威嚴的恐懼,也點燃了她心中孤注一擲的瘋狂火焰。
她頓住腳步,眼神堅定起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