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個時辰。
當陸淵的體力幾乎耗盡,雙腿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時。
前方開闊處,一座青灰色的高大城墻,終于出現在視野的盡頭。
清河縣城。
城墻下,是一條護城河,河水算不上清澈,卻給這座邊陲小城增添了幾分氣勢。
城門口,人來人往,車馬喧囂。
有推著獨輪車,滿面風霜的農人;有騎著高頭大馬,佩刀的游俠;有坐著青布小轎,神色倨傲的鄉紳。
這股鮮活的、嘈雜的、充滿了欲望與生機的氣息,與王家村那死氣沉沉的寂靜,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陸淵沒有急著進城。
他靠在一棵大樹下,不動聲色地觀察著。
他在分析。
分析進出城門的人群構成,分析他們的衣著、神態,判斷他們的身份與階層。
他在腦海中,迅速構建起這座縣城的商業生態和社會金字塔。
這是一種刻在他骨子里的本能。
前世,他要分析讀者,分析市場。
今生,他要分析這個世界,分析每一個潛在的對手與盟友。
一炷香后,他才邁開腳步,隨著人流,走進了城門。
城內的街道,比他想象的要繁華。
青石板路的兩側,店鋪林立,酒旗招展,小販的叫賣聲不絕于耳。
陸淵對這些視若無睹。
他沒有被琳瑯滿目的商品迷惑,也沒有被街邊小吃的香氣吸引。
他只有一個目標。
他徑直穿過兩條街,走向城東。
那里,是讀書人聚集的地方,飄散著一股淡淡的墨香。
書坊一家挨著一家。
有的門面不大,掛著“筆墨紙硯”的舊招牌,門庭冷落。
有的則裝潢雅致,不時有穿著長衫的士子進出,低聲交談。
陸淵一家一家地看過去。
他在比較。
比較每家書坊的規模,比較書架上書籍的種類和新舊程度,比較顧客的消費層次。
最終,他的目光,鎖定在街道盡頭,最大的一家書坊。
“文寶齋”。
三開間的門面,朱漆大門,門口蹲著兩只石獅子,門楣上懸掛著黑底金字的牌匾,字跡遒勁有力。
進出的,大多是衣著體面,氣質儒雅的讀書人,甚至還有坐著轎子來的。
陸淵知道,就是這里了。
要做,就做最大的生意。
要合作,就找最有實力的人。
他站在街對面,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雖然破舊,但還算干凈的衣衫。
然后,他邁步,穿過街道。
門口的伙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眼神里掠過一絲不易察的輕視。
陸淵視而不見。
他深吸一口氣,像是跨過一道無形的門檻。
一步,踏入了文寶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