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有的九四式、九五式、八九式戰車,以及最新的九七式中戰車,其火炮在正常交戰距離內,根本無法擊穿其正面裝甲。”
他無奈地攤手:
“我們的情報人員,動用了所有渠道,在漢斯、毛熊、白鷹、約翰等國進行秘密偵查,試圖找到這種戰車的來源或類似型號,但……一無所獲。
它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我們只能認為,這是某個國家未曾公開的終極機密武器,被方默通過某種未知渠道獲得。”
“既然無法從來源上遏制,我們只能加緊研發能夠與之對抗的新型戰車。”技術官員繼續說道,“但現實是,我們面臨三大技術瓶頸:第一,還是發動機,現有柴油機功率不足,難以驅動更重的車體;
第二,火炮威力不足,我們需要穿透力更強的中型加農炮和專用的被帽穿甲彈技術;
第三,雖然帝國在裝甲鋼技術上有一定積累,特別是海軍發展的表面滲碳硬化裝甲,性能優異,但……”
他話還沒說完,會場的氣氛已經變得微妙起來。
“購買,必須盡快從國際上引進先進的柴油發動機技術,以及中型加農炮和穿甲彈技術。”一位陸軍中將迫不及待地喊道,隨即話鋒一轉,矛頭直指海軍。
“但是,帝國有限的資源,尤其是優質鋼鐵和稀有金屬,大部分都被某些部門拿去建造那些耗資巨大的軍艦了。這才導致我們陸軍的戰車研發滯后,才會在戰場上被方默的戰車碾壓。”
“八嘎!陸軍馬鹿,你們在胡說什么。”一位海軍中將立刻拍案而起,臉色漲紅,“海軍戰艦是帝國捍衛海疆、開拓疆域的基石。你們自已技術落后,指揮無能,就想把責任推到海軍頭上嗎?簡直是荒謬!”
“況且,”海軍中將冷哼一聲,帶著一絲傲慢和挑釁,“裝甲鋼技術是海軍多年心血,憑什么輕易交給你們這些連像樣戰車都造不出來的陸軍?”
“如果你們不行,我們海軍自已來造。我們不僅要造戰車,還要造你們陸軍想都不敢想的兩棲戰車。裝甲至少要60毫米,火炮要50毫米長身管的,穿甲彈,必須使用最好的鎢合金彈頭。”
他洋洋得意地描繪著海軍版“超級戰車”的藍圖,仿佛已經看到海軍陸戰隊駕駛著這種“無敵”戰車碾壓陸軍同行的場面。
“混蛋!你們海軍懂什么陸地作戰!”
“馬鹿野郎!你們陸軍才是帝國的蛀蟲!”
爭吵瞬間升級,雙方將領面紅耳赤,互相拍桌子瞪眼,污穢語層出不窮,剛才那點勉強維持的“心平氣和”早已蕩然無存。
調解的閑院宮載仁王徒勞地試圖安撫,但他的聲音被淹沒在更激烈的爭吵聲中。
會議最終在一片混亂和不歡而散中草草收場。
關于技術引進、資源分配的具體方案,一個也沒能定下來。
海陸軍將領們帶著對彼此的滿腹怨氣和鄙夷,悻悻離去。
然而,戰爭的齒輪并不會因為內部的爭吵而停止轉動。
在隨后的小范圍陸軍高層決策會議上,話題不可避免地轉向了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即將在華北華中地區展開的,旨在打通津浦線、占領中原戰略要地彭城的大規模會戰。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