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賠本的感覺,以及方默這個巨大“變數”帶來的連續打擊和羞辱,迫使鬼子大本營不得不暫時放下內部的齟齬。
在以老成持重、善于調和,或者說和稀泥著稱的皇室親王閑院宮載仁親王的召集和調解下,海陸軍雙方的高級將領和主要部門負責人,終于再次努力地、試圖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
召開了一次高級別的聯席會議,旨在總結經驗教訓,并商討如何應對當前的困境,尤其是那個該死的方默。
會議室內,巨大的地圖懸掛在墻上,標注著敵我態勢。
“諸君,”主持會議的閑院宮載仁聲音低沉,“我們必須正視現實。”
“滬上、金陵之戰,帝國雖達成戰略目標,但代價超出預期,且未能獲得足以支撐長期戰爭的相應資源。
尤其是個別大夏部隊,如方默所部,給我軍造成了遠超預估的損失和麻煩。
今天,我們必須找出問題所在,并找到解決之道。”
沉默片刻后,參謀本部的一位作戰課長率先發,他指向懸掛的幾張模糊的航拍照片,那是一架被擊落的,屬于69軍的bf-109戰斗機的殘骸:
“首先,是航空兵的問題。
方默部裝備的進口漢斯戰機,性能遠超我軍現役所有型號。
無論是陸軍的九七式,還是海軍的九六式,在速度、爬升、火力上均處于絕對劣勢。”
他頓了頓,語氣沉重:
“究其根源,在于航空發動機。
帝國現有的‘榮’式、‘金星’式發動機,馬力不足,導致戰機速度遲緩,機動性差,更無法支撐更強火力的武器系統。
我們無法像對方那樣,裝備12.7毫米大口徑機槍或20毫米機炮,空戰中對敵方戰機構不成有效威脅,對地攻擊時也顯得疲軟無力。”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
“自行研發高性能發動機,耗時太久,遠水難解近渴。當前最可行的方案,是直接向我們的盟友漢斯,購買其成熟的db601a型液冷發動機的生產授權和技術資料,盡快仿制并裝備部隊。”
此一出,海陸軍將領的眼神都閃爍起來。
購買授權?
這可是塊肥肉,誰主導談判,誰就能在未來的裝備分配和話語權上占據優勢。
幾乎瞬間,海軍和陸軍的代表就開始各懷鬼胎,盤算著如何繞過對方,單獨與漢斯聯系,爭取為本軍種拿到獨立的授權和生產線。
緊接著,負責裝備技術的陸軍技術官員站了起來,臉色更加難看:
“其次是戰車問題。
方默部投入的那種……我們暫且稱之為‘零式超重型戰車’,其防御力和火力都極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