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僵硬地伸出雙手,像是在接過一塊燒紅的烙鐵,接過了那卷沉甸甸的圣旨。
“臣弟……領旨……謝恩。”
他的聲音,干澀得像是沙漠里的沙礫。
王德滿意地笑了笑,又看了一眼桌上那兩只已經涼透了的烤鴨,意有所指地說道:“王爺為國事操勞,可得注意身體。這烤鴨,涼了可就不好吃了。老奴,就不多打擾了。”
說完,他帶著人,又如一陣風似的,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楚風捧著那卷圣旨,呆呆地站在原地,許久沒有動彈。
晚風從門口吹進來,卷起烤鴨最后一絲余溫,帶著些許油膩的涼意,拂過他的臉頰。
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就像這兩只還沒來得及吃的烤鴨一樣。
徹底,涼了。
完了……這回真成‘格物’的了。
我上哪兒給你格出水泥來啊?燒窯的配方比例是多少來著?溫度要控制在多少度?古代這破技術,萬一爐子炸了,我這個‘名譽院長’是不是要第一個殉職啊?
救命啊!!!
圣旨一下,整個京城官場,猶如被投下了一塊巨石的池塘,表面平靜,底下卻已是暗流洶涌。
“格物院”這個聞所未聞的新衙門,以及“鎮南王楚風”這個剛剛從江南聲名鵲起的名譽院長,瞬間成了所有勢力關注的焦點。
丞相府。
年過花甲的丞相李斯年,手中捻著一串溫潤的玉石佛珠,雙目微闔,聽著門生匯報著最新的消息。
“……陛下將城南一處廢棄的織造所,劃給了格物院。還從工部、兵部、內務府,抽調了數十名工匠、小吏,歸其調遣。看這架勢,竟不像是虛設。”
李斯年緩緩睜開眼,渾濁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工部和兵部,可有異議?”
“回稟恩師,工部尚書對此頗有微詞,認為此舉乃是另起爐灶,不合規矩。但兵部那邊,尤其是那些少壯派將領,似乎頗為期待。據說,鎮南王在江南論兵,有驚世之,他們想看看,這位王爺,是否真能拿出什么利軍利國的新東西。”
“哼,新東西?”李斯年冷笑一聲,“無非是些奇技淫巧罷了。圣人之道,在于經世濟民,修身齊家。這位九殿下,不學無術,終日廝混,偶得幾句驚人之語,便被陛下捧上高位。長此以往,國之不國。”
他沉吟片刻,對門生道:“你去一趟工部,告訴劉侍郎,讓他的人‘盡心’輔佐王爺。陛下要看的東西,我們自然要幫著做出來。只是……這其中的門道、規矩,可不能亂了。祖宗之法,不可易也。”
門生心領神會,躬身退下。所謂的“盡心輔佐”,不過是陽奉陰違,用無數的規矩和流程,將這格物院的銳氣消磨殆盡。
另一邊,鎮國將軍府,氣氛則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