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道衍和尚抬眸道:“這也怪不得殿下,當局者迷,無論如何,私宅里那位都是殿下您的親生父親,這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古代帝王稱孤道寡。”
“這常情,終究是要舍去的,殿下。”
聽到道衍和尚這話,朱棣深以為然地看了他一眼,似是刨開了一切,輕輕拂了拂自己的衣擺,道:“不說這些了,管他娘的什么考題不考題的……奉天殿那張椅子,我爹想不想給我坐,我都是要坐上去的。”
“本王和道衍師父現在該想的,也只有那兩道所謂的「考題」,現下對本王會有什么影響而已。”
在當皇帝這一方面。
道衍和尚的確沒有想錯這位歷史上的「永樂大帝」。
朱棣果然很快就把自己的心態調整過來了。
說罷。
他沉吟思索片刻,繼續道:“與這兩道考題相關的兩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有想要彰顯朱允啄腔瓶諦《問樂偷攏導噬峽隙u皇僑绱恕!
“不過……那黃口小兒居然也沉得住氣?”
“作為新帝登基,如今又改了年號,他背后那人不肯他大搞排場,連新朝的新幣都不發,他竟然也肯配合?”
朱棣本就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
這樣的人會有情緒,可一旦想明白了,卻也不會囿于情緒無法自拔,經過道衍和尚一番開導,儼然已經暫且拋去之前那些憤怒不甘,認真思索起來。
說到這里,他雙眼微瞇,嘆道:“縱然你我想明白他們實際上的目的,可這卻是個不太妙的表現。”
道衍和尚也認可地點了點頭。
道:“確實有些可惜了,至少這意味著,小皇帝雖然偶爾會有任性之舉,但對于一些實在嚴重的事情,約莫還是會愿意聽那個人的指揮,配合行動……他們二人之間產生縫隙和可乘之機的指望,就小上不少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