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綿綿為小石頭治病的時候,遠在軍區的吳征,剛看完新一批提純試驗的報告。
見藥效比上次穩了些,他心里松了口氣。
待忙得差不多了,他拿起桌上的紙筆,想給傅家寫封信,報個平安。
突然,他想起綿綿的模樣,忍不住笑了笑,在信里特意加了句:“等我回去,教綿綿更多本事。”
吳征心里記掛著藥田的情況,只盼著試驗能早日成功,能早點去白水村。
他把自己寫好的信放入信封里后,又拿起上次綿綿寫給他的信。
不等他好好再看一次,就從外面進來一位身穿舊軍裝的老者,“老吳,看你心情不錯,這次的試驗結果是不是很好?”
這老者雖然年邁,卻半點不見佝僂,肩線挺得比鋼槍還直,溝壑縱橫的臉上凝著股銳勁,一開口聲如洪鐘。
看到老者,吳征趕緊起身迎了過來,恭敬地叫了一聲,“蘇老!”
蘇老點頭,如炬的目光落在吳老放在桌子上,來不及收的信件上,當即被上面歪歪斜斜,充滿童趣的字給吸引住了,“這信誰給你寫的,你孫子?”
吳征笑著把信推過去,指尖輕輕點了點信紙,“不是我孫子,是一個叫綿綿的小姑娘,過年才五歲,正跟著我學醫呢。”
蘇老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地讀,看到“吳爺爺要多吃飯,別餓肚子”那行歪扭的字時,原本銳利的眼神軟了下來,指腹無意識摩挲著紙面,聲音也輕了些,“這孩子心細,字里行間都是熱乎氣。”
他抬眼看向窗外訓練場上的新兵,恍惚間像是看到了戰亂年代抱著襁褓逃難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