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璃方才的那些指點江山,激昂文字,頃刻間悉數煙消云散。
謝如琢猜不透她心中所想,但見她情緒不高,只怪自己失。
“璃姑娘,時候已然不早,不如我先送你回府,以免遭人非議。”
宋璃點頭應下,兒人一路無話。
謝如琢目送著她那嬌小的身影,靈活地鉆入宋府后門,再沒了蹤跡,卻不急于離去,反倒是若有所思地望著宋府那朱漆匾額,矗立良久。
父母之命,媒妁之嗎?
眼見天色漸明,謝如琢收斂心神,匆匆趕回驛館,匆匆將方才宋璃提及,魚鱗石塘與竹籠石塘的諸般設計,一一整理在冊。
依著宋璃所述,謝如琢又翻閱諸多典籍,更是親手編制了小型竹籠模擬,再三演練,確信萬無一失后,方才上書稟明天子,請圣上裁決。
“謝卿果真不愧為朕當年御筆欽點的狀元郎,才不過寥寥數日,便已然想出奇策,應對錢塘潮水泛濫之難。”
他大手一揮,李公隨即會意,忙取來一方金令,恭恭敬敬地交給謝如琢。
“謝大人,請。”
謝如琢接過那金令,只聽得天子爽朗笑道:“謝卿,你持朕手令,前往錢塘修繕石塘,務必要徹底斷絕潮災水患,江南諸郡,大小諸官,悉數聽憑你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