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如琢如此盛贊,宋璃反倒是覺得有些不自在。
她忽而想起,這謝如琢尚且不知宋父與孟氏的考量,他若是頭腦一熱,不肯冒領了功勞,將興修海塘的主意,竟是出自她的手筆這消息,稟到了御前去,實非她所愿。
宋璃忙小心翼翼地遣詞酌句,將不愿大出風頭的意思,同謝如琢坦陳。
只不過,“不愿入宮為妃”這樣的大逆不道之,自然是不便提起的,宋璃只推說,是因著陛下乃三姐姐的意中人,自己這做小妹的,不愿同阿姊相爭。
謝如琢了然點頭:“璃姑娘既有此囑托,如琢定當謹記于心。只是可惜,如此一來,謝某斗膽冒領了姑娘的功勞,錢塘世人從此,竟不知,拯救萬民于水火之中的英豪,竟是另有其人。”
宋璃倒是并未將那些浮名功利放在心上,只當皆是身外之物。
謝如琢頓了一頓,欲又止,躊躇再三,卻終究還是忍不住出問道:“謝某有一事不明,不知璃姑娘可否答疑。”
“以璃姑娘的無雙才智,倘若不再藏拙,想來用不得多少時日,便可名動天下。卻不知,姑娘中意的,是什么樣的男子?”
宋璃倒是不曾想到,他竟會有此一問,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答。
倒是謝如琢,見她沉吟不語,只當是自己行逾矩,唐突了佳人,急忙連聲致歉。
宋璃卻并不曾怪他,實在是從未考慮過這一節,方才無以對罷了。
到底是兩世為人,現下這具身軀,雖不過芳齡十五,可內里的靈魂,心智之成熟,卻遠勝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