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釘的大小,數目,安置于器物的何等位置,皆無定論,稍有不慎,或支釘倒塌,或器物釉質黏連,便功虧一簣。
也正是因此,宋璃才不厭其煩,定要尋得一位手藝精湛的窯工,擔此重任。
陶樂山果然是個愛瓷成癡之人,聽她粗略介紹了這支燒法的種種奧妙后,登時來了興致。
“若當真如小姐所,支釘燒可解青瓷圈足無釉色的殘缺,那才真是天衣無縫,完滿圓融!”
宋璃見他躍躍欲試,笑吟吟地從懷中取出一本書冊。
她對燒制瓷器的了解,僅限于前世偶爾去陶藝教室,捏兩只歪歪扭扭的馬克杯,自娛自樂。
幸好還有系統助力。
《傳世青瓷百法》,依著瓷窯的不同派別,分做四冊。
8000積分,饒是宋璃此刻早已算是個貨真價實的小富婆,卻也依舊不免十分肉痛。
她只取了第一冊,詳述汝窯支燒之法的種種奧妙,交給陶樂山,供他參詳。
陶樂山感激涕零,接書在手,恨不得即可鉆入房中,一探究竟。
他總算還記得要同公輸婉兒提親之事,對宋璃千恩萬謝,送了兄妹倆出門,方才安心準備聘禮與聘金去了。
回白府路上,宋玨兀自十分心痛那三百兩銀。
宋璃心中暗暗想著,何止是三百兩?還有那八千積分,也是她辛辛苦苦,一分一分積攢而來的!
今日狠狠地“大出血”了一筆,總得尋個由頭,回回血才好。
s